多家"非房企"主动出击土地市场
有业内专家称,多家“非房企”积极出击土地市场,这些土地成为其固定资产后,不但不会贬值,地价还会飙升,也是企业的一种变相投资6月13日,元祖投资以3.81亿元竞得上海赵巷镇嘉松公路西侧商办用地,楼板价4849元/平方米,溢价达111.85%。据悉,这是嘉定新城D10-24地块创下435%的超高溢价率之后,上海再次出现的土地高溢价成交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并不是元祖投资的主营业务。而据记者了解,在A股市场上,太极股份、安徽水利等“非房企”上市公司近期也在土地市场动作频繁。对此,有业内人士质疑,在房地产企业逃离房地产行业,跑去挖矿、踢足球甚至拍电影的档口上,“非房企”积极进军房地产行业,是否释放了一个另类信号?
正略钧策房地产合伙人郝炬指出,外行进军房地产领域将成为一种趋势,主要原因还是看好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但这些“非房企”一定要注意把控风险。
“非房企”抢地
实际上,据记者统计,今年4月以来,有多家非房地产企业主动出击土地市场,拿地热情甚至超过主流上市房企。
6月13日,友好集团晚间公告称,公司以总计3.5亿元购得乌鲁木齐市两地块。根据公告显示,两地块合计面积89.48亩,将用于建设公司总部办公区和以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为主的商业综合体。据友好集团官网显示,友好集团是新疆一家大型股份制商业零售企业。
同日,元祖投资以3.81亿元竞得上海赵巷镇一块商办用地,溢价率超过100%。据上海元祖官网显示,来自中国台湾的元祖食品1993年进驻上海,目前已在上海、无锡、杭州、成都等城市成立了11家分公司。上海是该公司的大陆事业基地。
然而,除了食品、商业零售领域企业扩张产业链选择了房地产,还有IT、水利,机械等企业涉足房地产。
5月10日,太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以3.77亿元竞得北京朝阳区一地块,该地块4819元/平方米,公司称该地块将用于建设太极云计算中心且全部自用。
同样,拿地颇多的还有安徽水利的子公司。4月27日,安徽水利子公司马鞍山市和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成交价8900万元竞得马鞍山市马土让2012-23号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5月3日,安徽水利控股子公司蚌埠清越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成交价人民2.25亿元竞得蚌埠市蚌挂(2012)20号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此外,还有海源机械、金利科技等企业发布了拿地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非房企”虽来自不同领域,但是却同时瞄准时机,出手圈地。据江阴房产网了解,部分企业所拿地块除了用于住宅开发,多属于工业用地性质和商业用地性质。有业内专家表示,工业用地一般价格低廉,将来如果卖掉,只赚不赔,而商业用地则可以借助企业自身的社会资源予以经营。
涉足地产掘金
实际上,在正略钧策房地产合伙人郝炬看来,非房企涉足房地产领域属于正常现象。郝炬向本报记者表示,2011年第三季度,虽然有一波“非房企”因为调控等各种因素退出了房地产行业,但整体来看,“外行”盖楼将成为一种趋势。而从历史上看,“外行”企业甚至是一些外资企业进军中国房地产领域也由来已久,2006年,雅戈尔、格力等一批企业率先进入地产行业淘金,这是外行涉足地产的第一波高峰期。而第二波则出现在2009年,海尔地产是典型企业之一。
据记者了解,海尔地产确实在地产领域吸金不少,连年成为海尔集团利润冠军。郝炬表示,上述一些“非房企”频繁圈地可能是出于,企业认为现在是圈地的适当时机,此外就是看中了地产行业未来整体发展的利好前景。而从企业本身来讲,一般这些企业品牌知名度较高,产业资源丰富,资金相对充裕,因此在企业产业链扩张方面首选地产,使其成为企业资产配置的一方面。
不过,郝炬表示,外行进入房地产领域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因此不少企业选择与代建业务成熟的企业合作,以此降低企业风险。
“一般‘非房企’投资地产规模较小,涉及资金不多,另外土地成本并不高,尤其是工业用地土地成本,可以自用,可以出售,经营手段灵活,因此进退地产行业速度较快。”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向记者如是表示。
宋延庆同时强调,实际上,“外行”进入房地产行业也与中央对楼市的调控政策有关,目前市场预测调控政策已经筑底,土地价格又处于低位,自然吸引了一些“非房企”再度进军地产行业。
除此之外, 江阴房产网一位业内专家向记者直言,事实上,有很多不同领域的“非房企”善于圈地,尤其在一些二三线城市,一般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可能提供优惠地价,不管是工业用地还是商业用地或者是一些配建的住宅都不会贬值,要么企业自用改善,要么用于出租或者出售,甚至企业可以把这部分作为资本打包注入上市公司,作为资产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的企业所圈之地不用于出售,强调只是自用,但这些土地一般成为其固定资产后,尤其一些餐饮业更是在市中心买地,土地不但不会贬值,地价还会飙升。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投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