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为世界级石化基地和产城人融合 发展示范区建设谋篇落子
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区,是未来一段时间大亚湾区的发展总目标。近日,正值大亚湾春暖花开之时,大亚湾区出台了《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15—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启动大亚湾区升级发展“1523”行动,为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谋篇落子。根据《方案》,大亚湾将实施升级发展“1523”行动,做大做强石化产业,推动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产聚人、以人旺城”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格局,当好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排头兵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先行者。力争到2020年,经济总量达1050亿元,石化产业产值达3800亿元,石化中下游产业链更加完善,产业规模、专业技术、生态环保和安全管理总体接近国际领先水平;产业结构多元化、高端化趋势明显;除石化区和港区外,城市建成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1.4%;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1%,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7万元,产城人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其中,“1”就是围绕“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区”1个目标定位;“5”,就是实施“产业优化升级、城市更新提质、社会治理创新、生态文明进步和民生保障改善”五大提升工程;“23”,就落实23项重点任务。通过实施“1523”行动,促进包括产城人在内的综合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方案》要求,建立由区委、区管委会主要领导负总责,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牵头单位抓落实,配合单位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对5大提升工程、23项重点任务,都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建立健全任务明确、责任清晰的抓落实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程和重点任务高质量完成。
解读
何以实现?五大工程提升发展
目标宏大,令人振奋。然而何以实现,更为重要。《方案》指出,将实施五大提升工程。
何以实现?五大工程提升发展
产业优化升级工程做强石化壮大“电汽物旅”产业
新常态下,加快经济发展仍是第一要务,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亚湾更是如此。方案指出,大亚湾将以“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为方向,按照“石化为基、多元发展、高端为本、创新引领”的路径,加快构建“1+4”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对城市发展、人口集聚的支撑。
“1”,即做大做强石化支柱产业。加快推进中海油惠炼二期项目建设,谋划惠炼三期项目;积极发展以新材料、特种化学品为主的中下游产业,不断壮大石化产业规模,优化石化产业结构。“4”,即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汽车、现代物流和滨海旅游等四大主导产业,构筑“多轮驱动”发展格局。
创新驱动是新常态下发展的重要动力。产业优化提升工程,还将重点推进中海惠炼国家重质油实验室、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将科创园打造为集研发、孵化和公共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科技投入机制,推行“专业孵化+创业导师+天使投资”的孵化模式,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城市更新提质工程高标准建设“三宜”中心区
“宜居”一直是惠州的代言词,然而作为城区之一的大亚湾,城市建设仍需提质。方案指出,将通过规划引领,优化城市布局,强化空间管控,完善基础配套,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中心区,增强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能力。
积极探索“多规合一”,完成中心北区等11个片区的控制性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协调推进、集约紧凑、疏密有致、环境优先的原则,统筹五大功能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中心区,推动西部综合产业区从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提升滨海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四横十纵一环”城市路网,规划建设一批公园,打造便捷生活服务圈,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建成让居民生活得更加舒适舒心的城市环境。
社会治理创新工程打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在社会治理方面,一是优化政务服务和市场环境,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投资管理负面清单,建立健全市场监管“责任清单”;进一步拓展完善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健全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大力推行网上办事模式。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进一步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把公平正义作为司法工作的生命线,落实办案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全面推进公正司法。打造“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援助圈。深入开展平安大亚湾创建,实现平安细胞覆盖率达90%以上,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三是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强对本土人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生态文明进步工程建设十大城市绿地生态系统
生态文明是城市的灵魂,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留住企业和人才。《方案》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产业、城市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预留广阔空间。
严把环境安全质量关,提高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控制增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减少污染存量。加强生态建设,着力建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等十大特色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全力推进淡澳河、坪山河沿岸生态景观和滨海公园等公园、绿地建设,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民生保障改善工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一直是大亚湾执政者的重要发展理念。这一点在方案中也得以充分体现。方案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民生持续改善、人口素质持续提升成为产城人融合发展的不竭动力。
保障“底线民生”,密切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基本民生”,建立人人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力争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解决“热点民生”,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公交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公交惠民水平。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智慧医疗”建设,完善疾病防控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撰文:林涌浩 邱秋菊 南方日报
https://www.dywzx.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达意的微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