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头妈庙村:大亚湾畔的特色建筑
法国文豪雨果曾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走进大亚湾区澳头街道妈庙村,就犹如走进了建筑博物馆,清代的古民居和四角碉楼、民国时期亦洋亦中的碉楼以及石头老屋数不胜数,建筑风格从清代内陆的客家围屋到沿海开放的民国碉楼、渔家石头屋等,中西建筑元素在大亚湾畔交融生辉。
摄影:@楠楠recoba
文字:侯县军 廖桂旭 刘建威
值得注意的是,大亚湾区澳头街道妈庙村保留的十多栋民国碉楼,与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同属一宗,每一座碉楼,都见证着这个老渔村海外乡贤衣锦还乡的荣耀时刻。
碉楼,由此成为妈庙村海外子孙的美丽乡愁。
碉楼多被称为“小香港”
6月3日,“惠州海洋行”采访团顶着白晃晃的阳光,穿过阴影斑驳的林荫路,进入澳头妈庙老村,立刻被该村的古朴与宁静倾倒。
妈庙村位于澳头中心区,被澳头商住楼包围。所谓大隐隐于市,妈庙村的南面有一条小溪,北面有一条宽达几十米的河流(淡澳河),小溪和河道犹如护城河通流环抱着妈庙村。村道纵横交错,不胜枚举的古建筑点缀在村中每个角落。
妈庙村被水系迂回环抱,村里村外有9个山岗。这9个山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村中长者介绍,9个山岗,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林,成了天然的屏障,村里有一眼泉水从一个鲤鱼状的石头喷出,9个山岗向相同的方向倾斜,形同河流中力争上游的九条鱼,300多年来,村民对此种自然环境形容为“九鲤过江”。
可惜的是,那个鲤鱼状的石头如今已找不到踪迹了。据传,妈庙村至今有近400年的历史,先后有苏、何、李、吴、蔡、张等姓村民定居。
澳头是一个著名的侨乡,有海外华侨、港澳同胞近2万人。此外,据史料记载,自古以来,大亚湾澳头的海盐和渔业十分发达,妈庙村有许多盐仓,村民们靠经营渔盐打造了富甲一方的村落。上个世纪初,妈庙村许多年轻人纷纷乘坐三桅船到香港,再经香港到世界各地去谋生。据说,当年外迁的妈庙人是现在留守本村的近10倍。
“上世纪初期,因为楼角(碉楼)和有钱人多,妈庙被当地人称为 ‘小香港’。”妈庙村第二村民小组组长、62岁的蔡广通介绍,比起附近的渔村黄渔涌,当地人说妈庙“金戒指多过黄渔涌的门脚嵌(门脚垫)”,足见此村之富庶。
300多年石头屋见证开村史
妈庙村现存的建筑,既有客家人的围屋特征,又有潮汕民居的影子,还有中西结合的碉楼,折射出朝代痕迹和多元文化在此交融。
妈庙村里,有许多古老的渔村风格的石屋大量分布,麻石条垒砌的墙体,防御性能好,抵御台风能力强。村内最古老石头屋是“四和堂”,至今有300多年历史。
相传,300多年前,福建李氏家族南迁于此,捕鱼为生,兴建石屋,以御海风。现在的“四和堂”石屋四周种了果树,鸟语花香,富有一派江南山村的风光。在村中央的一处水塘边,两栋簇新的李氏宗祠并排而立,分别张贴着对联“西陆望族,北海名流”和“柱史家声,邺侯世家”,其中较大的“李氏宗祠”称为“六合堂”,为古石屋,也有300多年历史。
妈庙村内,还可以看见众多清代的四角碉楼,这是一种内陆客家古村落常见的建筑形态,门前大多还贴着鲜红的对联。
这些碉楼看起来“很土”,普遍使用三合土,枪眼用整块麻石或青石雕凿,异常古朴,一般是有钱人家建造,或者宗族合建,平日是家园,土匪来时或者战乱可成为防御工事。
当时村民衣锦还乡盖起碉楼
行走妈庙,最让人心潮澎湃的是那些建筑精美的碉楼。
20世纪初期,中西合璧,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的建筑风格风靡中国华南沿海地区,骑楼在城市开花,碉楼则在某些乡间遍地可见。要在乡间建一座碉楼,犹如如今在农村建别墅,没有一定财力是不行的,在民国初期,引进碉楼这种建筑在乡间实验的,往往是海外华侨,他们“见过世面、喝过咸水”,将西方的建筑风格带回故里。
如今,妈庙村保留的碉楼,建筑风格与开平碉楼一致,文化内涵也类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少在海外创业的村民衣锦还乡盖起了碉楼,并为碉楼起个别有韵味的名字。
据《东江时报》记者现场走访,妈庙十多座碉楼一般为三至四层,千姿百态,无一座完全相同,妈庙碉楼主要是柱廊式碉楼,等距离排列的罗马立柱与券拱结合,显开敞状,显得典雅富贵,比如“竹林堂”,
也有些是混合式碉楼,或柱廊与平台混合,或柱廊与城堡混合,或平台与城堡混合,或三者混合,更显华贵,这类碉楼以“存庐”为代表。
妈庙碉楼如今大多门窗紧锁,人们只能透过窗户,去想象当年屋内的情景。也有个别碉楼,被屋主廉价出租给外地打工者,成为外地人在这片开发热土中的临时栖身之所。
妈庙距离大亚湾海边有数公里,今日已经很难找寻到当年的妈庙村民走出桑梓扬帆出海到异地谋生的印痕。
一碉楼一故事
竹林堂外出乡贤的会所
妈庙村最为洋气的碉楼,要数充满罗马建筑风格的“竹林堂”。“竹林堂”楼高二层,立面一楼由4根圆柱支撑,二楼过道7个券拱,带有明显的罗马建筑风格,上有花纹浮雕,显得庄重典雅。
乍一看,“竹林堂”完全西化,但它的屋顶却是普通房屋的瓦顶,散发着浓郁中国风。
“竹林堂”的二楼浮雕中央,“竹林堂”三字尚存,落款“民国 廿二年九月秋建”,表明该楼落成于1931年9月。“竹林堂”上方,刻有一个大字“李”,则表明此楼的建造人员。
据今年88岁的妈庙村村民李全介绍,“竹林堂”曾是妈庙村李姓同乡会会所,是回乡乡亲召集商议大事的地方,据闻还办过武馆。
当年,妈庙村很多从香港或者海外返乡探亲或者度假的村民,常常到“竹林堂”聚会,喝茶、打牌等,因此,该楼平日是不住人,外出乡贤回乡才开放。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从大亚湾登陆入侵华南,一小队日本军在妈庙驻扎了约一年时间。李全说,当时,“竹林堂”曾有日本人入住。
新中国成立后,“竹林堂”充为公产,曾经辟为学校,后被妈庙村民李金友的父亲购买下来。李金友说,他与父母在“竹林堂”居住了二三十年,10多年前才搬离。
李番鬼英爱国习武人的家
说到“竹林堂”,不能不说起李英,因为村中相传,是李英当年号召族亲捐资建造了“竹林堂”。在妈庙有一座四层高的碉楼,“李番鬼英”四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李英的孙辈于1990年为纪念李英特意写的。
李英1869年出生于妈庙村,有个哥哥叫李春奇。他们少年时学得一身好武艺,通晓“李家鬼脚”和“李家拳”等功夫。由于家境贫穷,李英17岁出外谋生,在往来香港与南非之间的英船上做了海员。据传,有一次,一名美国拳王故意挑衅、侮辱中国人,并扬言要和中国人比武:若中国人获胜,即奖赏2桶黄金;若被打败,则为其做三年苦工;若被打死,则各安天命。李英上前挑战,以“李家鬼脚”将其踢倒,拳王当场吐血身亡。后来,李英回到妈庙村后,买地建筑碉楼。
据李英的孙辈介绍,李英曾在美国旧金山呆了3年,为反对美国人的欺压,他加入了“致公堂”。每当外国人欺压华人时,李英就挺身而出与之争斗,华人纷纷称其为“番(反)鬼”。
存庐 设施先进的洋楼
妈庙村体量最大的碉楼,应属“存庐”。“存庐”高三层,采用进口钢筋和罗马式圆柱修建,正面楼上有走廊,楼内外设有灯座,每层楼设有浴室。
“存庐”顶层还修建了穹顶式亭阁,在民国时期,乡间建筑普遍不高,在三楼顶修建休闲亭台,“秒杀”众多平房。
妈庙村第二村民小组组长蔡广通介绍,“存庐”的建造者为李天存,建于民国二十五年,即1936年。李天存曾在香港做生意,后任海陆丰盐场场长,“存庐”建造时,李天存就是在场长的任上。“存庐”大门对开10米远的地方有一口水井。据说,当年屋主雇请水夫抽水至楼顶的水池中,以便水能流经楼内各浴室。
https://www.dywzx.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达意的微博 岁月的见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