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以人才为内核驱动创新发展
http://n.sinaimg.cn/translate/20151208/XNZe-fxmihcz7962712.jpg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是大亚湾创新发展团队的代表。王昌辉 摄 科技创新,人才为先;创新驱动的根本,是人才驱动。作为广东省四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石化产业园区之一,近年来,惠州大亚湾开发区科学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实施“海纳英才”计划,积极推进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人才汇聚、人才驱动、人尽其才的社会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数据显示,2014年,大亚湾每百万人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170件,是2010年的21.7倍;先进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达90.4%,远高于全市的62%;中海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惠州“国家奖”零的突破,区域创新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随着创新发展的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需求将日渐增长。大亚湾将打造“海纳英才计划”的升级版,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创新驱动力。 ●撰文:林涌浩 梁立业 许颖珊 成绩 助力惠州首获国家科技奖 谋人才就是谋全局,得人才就能赢未来。一直以来,大亚湾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以人才引领产业发展。近年来出台了《大亚湾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大亚湾区“海纳英才”计划》、《区委、区管委会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人才工作指导性文件,并配套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育优惠政策。 政策的引导使人才总量迅速增长。去年底,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44959人,比2010年的2.2万人增长1倍多,人才总量占总人口的22%。 人才总数倍增的背后,更是人才竞争力的提升。全区在册高级人才89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名,两院院士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名,正高级职称人才24名,博士学位人才61名;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和中海油惠炼公司2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集聚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14名。去年,有2个科技创新团队入选惠州市“天鹅计划”,4人入选“天鹅计划”领军人才,2人入选惠州首批“东江学者”,8人入选惠州市第八批“拔尖人才”。由“东江学者”吴青主持的中海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惠州“国家奖”零的突破;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获评国家“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入选广东首批新型研发机构名单。 举措 围绕产业布局打造特色“人才链” 待遇好留一阵子,平台好留一辈子。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同时也是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大亚湾以石化、电子信息和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是吸引高层次人才汇聚的重要平台。 晏金灿,是一名80后海归博士。今年归国后,多地企事业单位向他抛来“橄榄枝”。考察一轮之后,他选择了大亚湾,入职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 “大亚湾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石化基地之一,不仅拥有较大的产业规模,发展前景也很好。”晏金灿说,产业的发展给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发挥的平台,这是大亚湾吸引他的最主要原因。 近年来,大亚湾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石化区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化工园区第二位。惠州炼化二期项目明年建成投产后,还将带动大亚湾乃至惠州经济实现登梯式发展。此外,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和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规模也日渐壮大,人才需求倍增,也为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支撑。对此,大亚湾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格局,加快石化园区、科技创新园、新兴产业园、孵化器、加速器等产业园区和创新载体的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建设与“产业链”相匹配的石化环保、绿色科技和电子信息“人才链”。 据统计,目前全区化工环保类的专业人才达6080人,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类专业人才(含技工人才)达31810人。两者之和约占人才总量的84%。 服务 对高端人才提供定制服务 如果说产业的发展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平台,那么优厚的待遇和暖心的服务则更让人才感受到南海之滨的温暖。 2011年起,大亚湾开始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从科研经费、特殊津贴、住房补贴、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实施全方位政策优惠保障。如,对领军人才,每月补贴3000元人才津贴;对区内创新科研团队,给予最高50万元的工作经费资助。去年人才投入超过2500万元,相比2011年的300万元增长7倍多。 在人才服务方面,大亚湾在全市率先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探索推行“人才绿卡”,专门为各类高层次提供便捷式、菜单式服务;实施“人才服务月”制度,每月至少到区内高新企业开展一次重点服务。近3年来协调解决人才工作、生活问题130多人次(件)。 针对部分“高精尖”人才更喜欢定居大城市的问题,大亚湾实施柔性人才政策,巧借“最强外脑”。如,中海炼化石油化工院士工作站,聘请何鸣元、费维扬、段雪、胡永康等4名院士兼职担任技术顾问,为打造“技术标准研制—高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国际化”模式提供技术支持;广东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先后引入45名科技特派员为近30家企业提供产学研技术服务。 效益 人才引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创新驱动的根本是人才的驱动。在人才的引领下,全区共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认定平台10个、市区级平台4个以及企业自主建设研发中心17个。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正在稳步推进。 以惠州炼化为例,该项目100%加工高酸重质原油尚属全球首次,建设和运营极具挑战性。该公司引进了包括4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8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6名全日制博士在内的一批高层次人才,为这一国际一流精品炼厂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技术保障。2014年惠州炼化缴纳税费138亿元,连续3年位居广东纳税百强之首。 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带动下,全区先后培育和引进了电动汽车铁电池、比亚迪LED、宝明精工触摸屏等41宗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项目投产后将带来近300亿元的总产值。 大亚湾科创园的人才效应也日益凸显。去年园区销售收入3200万元;有10家企业已经开始产业化,带动社会投资6000多万元。贡献经济产值的同时,更延长了精细化工的产业链。 数据显示,2014年,大亚湾每百万人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170件,是2010年的21.7倍;先进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达90.4%,远高于全市的62%。 未来 向“大亚湾创造”转变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近年来,大亚湾人才引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在创新发展的当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大亚湾将在集聚创新人才上开辟更宽阔的道路。 目前,该区正在制订《关于深化完善“海纳英才计划”全力助推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当前多个人才政策文件的“升级版”。大亚湾将通过打造一流的人才科技载体平台,创造有利于“高尖端”人才发挥的舞台。尤其是做好孵化器、加速器等载体建设的规划布局,吸引、支持国家级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到大亚湾设立分支机构,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建设,适时发展异地孵化器和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服务站;完善人才科技创新平台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通过聚合科研院所、高端人才、高新技术和科技金融产业资本,推动“大亚湾制造”向“大亚湾创造”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不仅把大亚湾建成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更建成高端产业聚集区和科技创新引领区。 …… 新常态下,大亚湾这艘巨轮正在调速换挡,以人才为内核的创新发展动力将牵引着大亚湾继续乘风破浪,开创未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