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湾 发表于 2016-4-26 10:01:06

大亚湾渔家婚嫁欲搬上舞台(图)

4月的一个午后,骤雨初歇,澳头街道东升渔村空气清新、格外静谧。渔村码头旁,三五个渔家汉子忙着织网,一群渔家媳妇闲坐在门前的小几前,唠着家常。从苏大罗、徐妹的家里,传出阵阵悦耳的渔歌,给这静谧的渔村,添上了异样的色彩。
记者来到号称“渔村金嗓子”的徐妹家中。作为渔家婚嫁这一渔家文化的最佳传承人之一,今年64岁的徐妹近年来受到更多的关注。“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我区近年来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区宣教局文广新科科长张玉珍告诉记者,今年将继续深入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资料,筹划将省级非遗项目渔家婚嫁搬上舞台、筹办非遗民俗展览、渔歌普查等。

   

渔家婚嫁被列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近年来,大亚湾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家有目共睹,但如何加强大亚湾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成为当前亟待开展的工作。”张玉珍介绍,近年来,该区文化部门大力开展搜集、整理和扶持工作,如2013年7月公布大亚湾区渔家婚嫁、大亚湾区渔民朝拜仪式、大亚湾大王爷节为第一批区级非遗保护项目;2015年2月,大亚湾区渔家婚嫁、大亚湾区渔民朝拜仪式被公布为第六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2015年11月,大亚湾区渔家婚嫁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目前,正开展大王爷节、渔民朝拜仪式申报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工作。
    如今,区宣教局文广新科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挖掘、搜集整理大亚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字资料。但这项工作并非易事,以渔家婚嫁为例,渔家婚嫁里涉及许多众口相传的渔歌,这些渔歌语言和客家话、白话,甚至潮汕话迥异。“用文字表述可不是易事。”区宣教局文广新科工作人员介绍,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系统普查,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资料,包括建立传承人个人档案,要求传承人带徒,大力加强对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培养。
    支教老师成渔歌传承“有心人”

“父母恩情终爱别,终爱别……”4月6日下午,在东升小学的音乐室里,阵阵悦耳稚嫩的歌声传来。原来,该校的支教老师林佳强带领20多名孩子,学唱快要失传的渔歌。
    “渔歌旋律很美,但不仅孩子们不会唱,他们的爸爸妈妈也不会唱,现在会唱的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了。”林佳强介绍,2014年9月,他到东升小学支教。在教学之余,他发现在渔家婚嫁中,阿婆们吟唱的渔歌旋律优美。于是他成为渔村里搜集渔歌的“有心人”。可他在搜集工作中发现,渔村的渔歌文化逐渐出现断层——— 村里会吟唱的人不多,除了一些年纪较长的阿婆,年轻媳妇们对于渔歌一概不知:“由于以前渔家读书少,渔歌都是口口相传,没有文字传承。如今,渔歌面临失传状态。”林佳强于是在搜集到的有文字传承的惠东渔歌基础上,将东升村的特色渔歌一一整理,如今已整理出10余首。

“如今,我们组织了村里的文艺爱好者林月美、苏哉、苏金来等村民,在东升小学开办了渔家文化传承班,将20多名高年级的孩子组织起来,每周安排时间组织传唱。”林佳强介绍,平时训练孩子们时,他们也会邀请渔家婚嫁的传承人徐妹来课室,一起指导孩子们的学习。

对于民间文化人的工作,区宣教文化部门给予充分肯定。“计划通过经费扶持,鼓励传承人及渔歌爱好者通过师带徒、开办渔歌班等形式加大对渔歌、渔家婚俗等传统民俗的传承及发扬。”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该区正筹划将省级非遗项目渔家婚嫁搬上舞台,传承其历史文化,加大其影响力。


   

渔家婚嫁

大亚湾区渔家婚嫁主要分布在澳头街道东升村、前进村、金门塘村和霞涌街道霞新村。今年63岁的徐妹是东升村渔家婚嫁的传承人之一,她19岁就开始跟着师傅操办村里新人的婚嫁仪式,可谓是大亚湾渔家婚嫁的权威人士。渔民们是200多年前从潮阳南迁下来的闽南人后代,婚嫁习俗由潮阳传承而来,200多年来基本保存了传统的风俗,包括说媒、定亲、婚娶、回门等,有讨“八字”、狮鼓队、跨“消灾火”等传统的风俗,仪式极为隆重。

婚礼整个过程分为岸上和水上两部分,水上部分以划船表演为主,岸上部分以舞蹈和歌唱为主。

杨包庙会

每年农历三月廿七是杨包真人宝诞(生日),杨包真人一直被当地渔民奉为保境安民的神明,对于出海渔民而言,杨包真人能保风调雨顺,使其远离灾厄。祭拜时的一些仪式和舞龙船、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大亚湾的一大特色文化。霞涌街道霞新村渔民会在杨包真人庙举行朝拜仪式。年过八旬的霞新村村民李兆营是杨包庙会代表性传承人,每年朝拜仪式活动从三月廿六开始,渔民们休渔一周闹足7天。全村渔民,港澳同胞,惠东、澳头金门塘渔民都会赶来参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亚湾渔家婚嫁欲搬上舞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