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建国内罕见城市中心湿地公园,年底一起到红树林漫步
本帖最后由 sheep 于 2016-8-16 18:10 编辑红树林公园一角。
红树林湿地公园成为大亚湾城市中心的一块翡翠。
“当前我们正在按照国家级湿地公园的标准,积极推进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申报工作。”日前,大亚湾区公用事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年底,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一期第二阶段完工后,包括红树林科普馆、小型服务建筑及9.1公里的1大环4小环慢行系统建成,城市湿地公园框架基本成型,成为大亚湾最为靓丽的风景线之一。
国内罕见城市中心湿地公园
在澳头街道,登上新落成的虎头山公园远眺,蜿蜒曲折的淡澳河缓缓入海。在离入海口不远处,一块“翡翠”镶嵌在这座年轻的滨海新城之中。这就是大亚湾红树林城市生态公园的基地——— 大亚湾红树林公园。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红树林湿地可谓是天赐、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这种资源在全国众多的城市中也属罕见。”负责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专家介绍,红树林是海上滩涂特有的森林类型,因其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而被誉为“海岸卫士”;也因其是鸟类的繁殖地、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是海洋生物的伊甸园,污水的天然净化厂,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和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绿肺”之称。
大亚湾淡澳河红树林湿地连接出海口,位于“城、产、港”三区交界处,是连接海洋、湿地、山体,构筑城市生态网络系统的重要自然生态廊道。大亚湾红树林一度面临生存威胁,澳头白寿湾海边曾绵延着的1500多亩红树林湿地,到2007年,竟缩减到100多亩,红树种类逐渐减少,生态功能显著退化。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广东省、惠州市林业部门和相关专家,就提出对大亚湾红树林进行保护性开发的建议和意见,区林业部门和环保人士也一直致力于白寿湾段红树林的保护,让这片宝贵的红树林资源不至于消失。随着石化产业基地目标的提出,绿色发展和构建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的确立,红树林的开发和保护也提上日程。大亚湾近年来陆续投入超过20亿元,积极开展河涌治理,为保护这片珍贵的河口红树林湿地,新城片区规划的路网也数度调整退让。
按打造海绵城市要求铺设路面
“这是我们用全新的透水混凝土、按照国家打造海绵城市的要求铺就的路面,替换了原先规划的花岗岩。”在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区公用事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拿起一壶水,倒在路面上,顷刻之间,水顺着路面纹路消失不见了。据介绍,依托大亚湾红树林公园的基础,该区计划打造全长约3.9公里的国家级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总用地面积111万平方米,约1767亩。包括水体整治、驳岸新建和改造、景观桥、公园配套设施、园路及铺装、绿化改造、公用工程等。公园通过生态修复,创造自然繁衍的红树林栖息地和多样化的动植物生境,同时配套相应设施,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开放空间。
目前,第一阶段5.1万平方米的公园生态绿色基底基本形成;第二阶段工程总面积约91.6万平方米,包括红树林科普馆、小型服务建筑等建筑面积约1735平方米,建设形成城市湿地公园基本框架,工程完成了近50%;第三阶段工程总面积约1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94平方米,建成后形成成熟完善、具有大亚湾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使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慢行系统自行车和行人分离
“除了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开放空间,这里还将打造1大环4小环的慢行系统,让公园真正成为老百姓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该负责人介绍,按照公园的建设计划,为方便市民休闲娱乐,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将打造成1条长达9.1公里、可分成4个小段的慢行系统。为将公园真正打造成本地特色、乡土气息浓郁的公园,大亚湾选择适合本地生产和养护的红树树种、草皮;在慢行系统的设计,将自行车和行人分离,确保市民安全。
公园通过生态修复,创造自然繁衍的红树林栖息地和多样化的动植物生境,同时配套相应设施,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开放空间,形成“一心两翼十景”和“七大景区”的景观结构。“一心”即中心湿地(现有红树林公园),为公园核心区域;“两翼”即城市活力翼和湿地生态翼;“十景”即虎山远眺、龙湾望峰、兰舟轻渡、红林野趣、翡翠绿心、沙田揽胜、滩林鸣禽、水漫菱洲、长堤栖鹭、芦荻飞雪。按地段分,分为7大景区:中心湿地、虎头山段、龙尾段、渡头段、沙田段、白寿湾段、螺岭段。
按照远景规划,该公园将加大湿地恢复力度,全面提升和完善湿地生态系统,最终形成稳定、健康的近自然湿地生态环境;完善景观游赏设施,建设重要景观节点、活动场地;增设湿地科教宣传设施,完善湿地科研监测设施,全面开展宣教活动。
(来源:惠州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