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湾 发表于 2016-10-8 09:50:23

惠州往事:民国时也有豆腐渣工程?洪灾“致人员伤亡5万”

    1947年6月,广东遭遇了自民国四年(1915)以来最为严重的洪害,从5月下旬开始,直到6月下旬止,竟没有过一个晴天。一个多月的暴雨倾盆,使得省内的东、西、北、韩四江“山洪暴发,犹如万马奔腾,倾泻而出,因而泛滥成灾,哀鸿遍野”。受灾的四江三十县,其中又以东江流域灾区最广——— 沿江堤围几乎全军覆没,河源、紫金、惠阳等全县被淹。惠阳灾情最重,据《申报》当时的报道,“结集山头趋避的灾民,达二十万人以上”,“人口损失尚无法统计”。


马鞍围决堤处汪洋一片。


    如此滔天洪患已经足以震惊全国,然而让当时人们更为惊讶的是,仅仅是一个月前,被誉为抗战胜利后“全国最大的水利工程”——— 马鞍围防潦工程,也几乎全线被冲毁。于是,马鞍围的崩塌,是因为洪水太猛还是人为的偷工减料,一时舆论哗然。

马鞍围的由来

    地处东江中下游的惠阳 (民国时县境包括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仲恺高新区等)地势平坦,自古以来都容易受到洪患侵扰。位于东江、西枝江汇合处的马鞍围一带(即今天水口、马安)属于典型的低湿地环境,更加容易“招惹”洪水。


马鞍围落成典礼现场,罗卓英在主席台上致辞。


    为了抵御东江洪害,惠州历史上就有沿东江筑堤围防洪的传统。早在明洪武年间,惠阳乡绅就倡筑三山(今蓬陵)至马山(今水口)堤段。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水口街道下源村的乡民历时50余年,修筑了水口老圩到下源村长达两公里的堤段,称之为 “鸭窟坣”。至清嘉庆十四年(1809),“鸭窟坣”因东江洪水大发而决堤。次年,乡民集资征工修复,改名“永宁坣”。从此,惠阳沿东江各乡村纷纷效仿,相继筑堤。至道光年间,马鞍围的东江干堤已经初具雏形。

    然而,古代的水利工程技术毕竟较低,由于马鞍围低洼平坦,已建成的堤围每遇大洪水总易溃堤,再加上大湖溪地区一直未筑堤,故历史以来一直未能有效降低洪水对马鞍围地区的侵害。上世纪20年代时,旧的马鞍围曾一度溃决两公里,“洪流夹砂而入,覆田五千余亩,至今沙漠一片,寸草不长”。据当时报载,被河砂覆盖的农田,“两块钱一亩田也没有人要,使全区二十万肥沃的田亩,几乎变为荒地”。


马鞍围防潦工程被誉为抗战胜利后“全国最大的水利工程”。这是从东江对岸远眺马鞍围慈威闸。


    进入民国以来,人们已经愈发认识到仅仅依靠民间力量,难以完成跨区域性质的大规模水利工程。但由于惠州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民不聊生,修筑大型水利工程谈何容易。直到1942年冬天,惠阳县士绅才联同乡民组织成立 “惠阳县水利促进委员会”,发起修筑马鞍围之议。

马鞍围修筑经过

    惠阳县水利促进委员会先是呈请广东省建设厅派队到惠阳县实测马鞍围防潦区。这期间,出力最勤的是马鞍围董事会董事长丘兆琛将军。丘兆琛是惠阳人,抗战时期任湖南长沙警备司令,在当地颇有威望。


马鞍围董事会董事长丘兆琛。


    丘兆琛之所以策动惠阳筑堤,源于日军第三次沦陷惠州之后,惠阳“地方凋败弥极,洪水又复肆虐”。“丘将军恻然悯之,乃请于粤省府主席李汉魂、建设厅长郑丰,修筑马鞍围,以安民生”。省府允许后,建设厅便派测量队前往测量,并于1944年8月拟成 《惠阳马鞍围防潦工程计划书》呈报给行政院水利委员会核准,计划以近代水利科技为指导,依照惠阳自然地理进行规划。1945年1月,建筑计划开始实施,动工才数日,又因为日寇第四次攻陷惠州而中断。


罗卓英偕夫人参加马鞍围落成典礼。


    抗战胜利后,丘兆琛继续奔走呼吁,得到了广东省政府主席罗卓英的重视。起先,省府打算利用日本俘虏以节省工费,但日俘很快就被遣送回国,偌大的工款在当时不易筹措,马鞍围修筑之议又不得不暂缓。直到1946年6月,谢文龙接任建设厅厅长,认识到马鞍围工程的最大益处,是盘活当地20万亩良田,能够解决粤省严重的粮荒,遂拨赈款1.4亿元,作为马鞍围防潦工程的启动资金。很快,马鞍围又获得了银行贷款6000万元,以及水利委员会垫款9000余万元,再加上马鞍围董事会自筹工款3亿元和广东善后救济分署拨赈工粮1200吨。终于,这个被当时誉为“胜利复员后中国的最大农田水利工程”,于1946年12月5日奠基,至1947年5月初竣工完成。该工程耗资达28亿元,参与建设的当地民工达90万人次。



    1947年4月初,《申报》记者进入马鞍围施工现场,采访了建设应委派的马鞍围总工程师李泽敷。李泽敷称:“每日参加工作者,约一万人至一万五千人,工程完成以后,受益田地达二十万市亩,每年可增加产谷六十万市坦,关系民食,至为重大。”


▲罗卓英与《惠阳马鞍围防潦工程碑记》。

    1947年5月11日,马鞍围防潦工程落成典礼在马鞍围的 “慈威闸”(即大湖溪水闸)举行。“慈威”是罗卓英的字号。当天,罗卓英偕夫人陈辉青前往主持典礼。随行的《申报》记者这么描述这个浩大的水利工程:“它是一道漫长的基围,蜿蜒平坦,彷佛像万里长城。全长达六十华里,全工程土方一百一十万公方。”

马鞍围惨遭冲毁

    据史料记载,马鞍围的“围基高度高出洪水位一公尺,顶宽取二公尺,内外坡取一比二。”这里所说的“洪水位”,指的是民国四年(1915)的“乙卯水灾”所到达的最高水位。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说,如果遇到比“乙卯水灾”高得多的洪水位,马鞍围就会遭到覆顶之灾。


▲工人在修筑马鞍围的情形。


    果然,马鞍围竣工不到一个月,即1947年6月7日,东江洪水大涨,“水位已高出马鞍围三尺”!马鞍围被冲毁的具体时间,大约是当天晚上10时至11时左右。1947年《群众》杂志刊登的《马鞍围惨案》一文中这么写道:“六月七日夜十一点左右,惠州城里的大水骤然退落了,人们正在惊奇着,马鞍围居民的惨叫声,绝望的呼救声,猪鸣狗叫声,混合着洪流汹涌冲击声中传遍周围了。八日大清早,城外便看见了不少随流而下的家具、木板、草排,放在门板上或水缸里半死的婴孩……”


落成后的马鞍围慈威闸。


    突破马鞍围的洪水如猛兽般肆虐沿江村落,“田园房屋,悉为水淹盖,家物牲畜,荡然无存”,“溺毙人畜无算”。据《马鞍围惨案》一文透露,洪水造成的人员伤亡高达5万人!“横沙整个村连人带物被冲得一干二净,二十万亩田地沉下去了,五万个居民淹死的淹死了,留下来的在屋顶在山头,水浸雨淋,饥饿疲乏,抢救到一点食物来也找不到煮食和栖息的处所”。

    据当时报刊记载,马鞍围最开始被冲毁的正是“慈威闸”,东侧被冲毁50余丈,西侧被冲毁60余丈。其它被冲毁的缺口多达50余处,最大的一处是上面所提到的横沙村,缺口达150丈,村里600余人,因走避不及全数被淹死。

    新落成的马鞍围一遇洪水即被冲溃,一时民愤沸腾。

延伸阅读
偷工减料是堤毁最大肇因

    洪水退后,广东省建设厅立即组织调查团前往马鞍围进行调查,并于8月发布《惠阳马鞍围工程调查报告书》。水利委员会认为工程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比如新堤土方打夯太差,堤甚容易剧裂;石工用浆不足产生裂缝;旧堤工程动工太迟等等。

    广东省建设厅委派技正马汝霖进行实地调查。经过调查,建设厅认定承建商有明确责任,包括未能按时完工,甚至洪水来时,仍未竣工慈威闸填土工程,堤高多数未达标准,等等。根据马汝霖的调查报告,国民政府基本上将责任归咎于承建商。

    记者翻阅史料获悉,马鞍围在规划时,广东省建设厅估算工程共需44亿元。但实际上最终筹措的费用远远不够,差额高达16亿元!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施工方只能控制工程预算,降低堤高、改窄堤面,留下了巨大隐患。最为典型的例子仍是横沙村,该村的河堤是明代万历年间修筑,历史上只被冲毁两次,但建设厅工程处与承建商居然从旧堤两侧取土,草草填高就算交差,使得旧堤原先二丈四尺的阔面,缩减成四尺,“以致大水一触,一崩就一百五十丈”。

    另一方面,马鞍围工程的整个修筑工程,水利社会动员工作也存在很大问题,比如曾出现乡民以破坏风水的借口阻挠工程进度的事件。这些干扰因素也导致马鞍围工程的进度缓慢,致使马鞍围在洪水来临之际,依然有部分工程尚未完工。

    记者还注意到,由于一开始筹措不到足够的资金,广东省建设厅决定由马鞍围董事会筹足尚缺的工款,但直至马鞍围开工施工,围董会都没有筹足工款。施工过程中,广东省建设厅也曾向省政府倡议,对马鞍围工程受益的二十万田亩按每亩征收稻谷十市斤,以筹足工款,不料却被惠阳县县长否决。

    以上种种原因,再加上堪称百年一遇的洪水,马鞍围就这么功亏一篑,成为惠州历史上悲惨的一页。

来源:东江时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惠州往事:民国时也有豆腐渣工程?洪灾“致人员伤亡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