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湾 发表于 2016-11-25 09:25:35

百年风雨古城墙 遗世独立三门岛

本帖最后由 湾湾 于 2016-11-25 09:29 编辑

它是大亚湾最大最高的海岛,也是大亚湾最南端的一个海岛。它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几百年来布兵海防,让它人丁兴旺,成就了大亚湾最多姓氏同居相处的三个古老村庄。而一亿多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三个彩色沙滩,清朝以来遗留下来的大量军事设施和遗址,也在昭告世人,三门岛,是一个茕茕孑立于世、美丽而有故事的传奇海岛。


妈湾的渔民们家家都有放鱼用的摩托艇。

    从大亚湾澳头出发,弯弯绕绕开车走了一个小时山路后,上午10时多,记者来到了深圳南澳镇的东涌村。

    从深圳东涌去三门岛,仅3海里之遥,而从大亚湾澳头去三门岛,有17海里之远。因此,很多取道深圳东、西涌去三门岛的游客,极易误以为三门岛归属深圳市。

    站在东涌海岸上远眺,只看到轻薄的雾霾笼罩着茫茫的大海,过海轮船售票处那里,红色信号小旗随风乱舞。三门岛村委会委员、妈湾村小组组长罗冬喜胸有成竹地说:“没事,今天可以过海。不过,十六十七早退潮晚退潮,中午水浸村,现在还没有涨潮,大家得脱鞋上船。”

    这天是农历十月十九(公历11月18日)。沙滩细腻,海水清澈,海浪轻轻地卷过来又退下去。

    落后被挨打的百年耻辱

    从妈湾村小码头拾级而上,一株逾百年的大榕树遮天蔽日,它的斜对面,是一段屹立近三百年的古城墙。

    三门岛由大小三门岛两个岛屿组成。从地图上看,三门岛地处大亚湾与大鹏湾交汇的“漏斗口”,是粤东及以北沿海地区船舶来往港澳的交通要道,有3道水门可通过,“三门岛”因此而得名。从清代开始,三门岛就是重要的海上关口,扼守着香港从东北方向经广东往福建、浙江、台湾的水路咽喉。


    妈湾村里的历史痕迹。

    这道古城墙,建成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为拱卫大鹏古城,屯兵沱泞列岛军营作为海防之用。惠州境内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大星山炮台,也于1717年开始营建,次年二月建成,它则是拱卫惠州平海古城而建。

    三门岛那时叫“沱泞岛”,这是后来为便于守备,清朝政府以官员沱泞的名字冠之其上。见证三门岛登上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的,是古城墙对面的一座极为普通的小平房———始建于1899年的“三门关厂”。

    早在鸦片战争过后,英国就来抢夺我国海关权,在岛上设立海关,隶属香港九龙海关,对过往三条水道(即深圳大鹏至大三门岛,大三门岛高山角至小三门角,小三门岛南至青洲)的船只进行检查、收税。也是从那时起,百姓们把这个海岛称为“三门关”。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三门岛落入敌手,日军将三门关厂用作弹药库,以此为基地进攻大亚湾沿岸大陆和华南。日据时期的“三门关”,被人誉为“死门关”。

    在三门关厂旧址后方,有一座称为“插旗山”的小山,因建关时插满清政府龙旗而得名。当年时局动乱,狼烟四起,插旗山上的海关旗帜也不断变幻,海关机构数易其名,先后改称九龙关三门分卡、九龙关三门支关。

    解放后,三门岛仍是军事要地,驻扎了一个逾千人的加强团的军力,直到上世纪90年代香港回归前才撤离。至今,岛上还遗留有20多条迷宫般的防空洞、30多个强大的隐蔽火力点和纵横交错的战壕、雷达山上作为“祖国眼睛”监控敌情的碉堡及见证鱼水之情的“军民友谊学校”。

    如今,几经风雨却屹立不倒的三门关厂建筑,近年被改造成为“三门关关史展览室”,百余年的荣辱兴废,一一浓缩在这座小平房里。

    因海防而兴旺的渔民村落

    罗冬喜说,他打小就听老一辈念叨过这么一句话:东京沉浦东浮。听老人说,以前三门岛是和东边的平海古城连在一起,繁华无比,人称“东京”,后来沉没后,上海的浦东才从此浮出尘世间。

    这句话外人听起来似乎是无稽之谈。但罗冬喜和村里的人却不这样认为,因为会潜水的他们,曾在几十米的海底下,看到沉睡着的古围墙,成堆成堆的瓷器碎片。

    三门岛的过往,从来都是传奇,它横空出世之时,就携带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据《中国海岛志》记载,三门岛是1.4亿年前由火山喷发而形成,在这个火山岛上,山地占了九成,山峦叠翠,植被丰富,是中国南海海域里保存最完好的自然生态海岛。


    很多渔民在南澳置地安家,村里鲜见妇女儿童。

    最难能可贵的是,三门岛上泉水溪流相绕,并在海岛的中心腹地汇集成几万平方米的淡水湖———相思湖。而在罗冬喜所在的妈湾村里,也有一口淡水古井,村民们至今还靠它为生。同样神奇的是,这口古井距离海湾不过十来米,井沿几乎和海平面相齐,可它却一点都不受海水的入侵,从来都是清甜可口,冬暖夏凉,一缕缕青翠的金鱼草悠然地漂浮在水面上,村民们都叫它“长寿井”。

    这个仙境般的海岛什么时候才被人发现的呢?据《惠阳地区地名志》记载,相传在200多年前就陆续有人前来定居。后来因海防的原因,不断有从福建、汕头、宝安、香港以及惠东、惠阳等地的渔民上岛,人丁逐渐兴旺。像罗冬喜的祖上,和村里其他几户罗姓人家,至少是在100多年前,从山东来到三门岛妈湾村的。同村的另一大姓黄姓人家(其实也就三几户),也差不多同时期迁移过来。

    慢慢地,三门岛形成了北扣、妈湾、小三门等多个村落,如今三门岛主岛上,还有北扣和妈湾两个村落,而小三门则在旁边的小三门岛上。据罗冬喜介绍,今大亚湾共有7个传统渔村,霞涌镇2个,澳头5个。三门岛虽然人口数量排在渔村中的第四位,但姓氏之多却居首位。和东升、前进这些渔村只有几大姓氏不一样的是,三门岛至少有四五十家姓。

    多姓杂居的三门岛,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这三个村讲的方言完全不同。据罗冬喜介绍,小三门那边风浪较大,但鱼类资源较丰富,所以岛上渔民最多,如今有400多人,他们主要讲惠东话;北扣现有80多人,好多人是从大亚湾过来的,以澳头话为主;妈湾在西面海湾,有150多人,主要是讲大鹏话。

    尽管三门岛远离大陆,美丽的自然环境看上去犹如世外桃源,但在日据期间,村民们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命运共浮沉。据当地史料记载,因日本侵略者屠杀和大灾荒所致,渔民死亡、逃荒者多,到1949年仅剩100多人。

    和平年代里的渔村生活

    解放后的三门岛,北扣、妈湾、小三门这三个自然村,加起来共有700余人,都是以渔业为主要生计。计划经济年代,在北扣村那边,设有供销社、粮站、水产站等公家派出机构。平日里,渔民们用大船集体出海作业计工分,打到鱼全部由水产站收购,每人每月配有28斤粮食。去陆地那边,都是坐军队的船只。小孩在村里上小学,中学则到北扣的“军民友谊学校”就读。

    和北扣、小三门比,位于三门岛西面海湾的妈湾村,真的好袖珍,当地村民形容说:村头放个屁,村尾都能听到。确实,站在村头第一户人家黄先生的餐厅门口,一眼就能望到村尾,村里前前后后也就三两排房子,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贴着天后娘娘的灵符。

    天后娘娘,妈湾村的村民亲切地叫她“妈娘”。村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物,估计就是村尾的“妈娘庙”了。和陆地上的村庄把祠堂祭祖当头等大事不一样的是,这里一年最大的盛会,是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

    妈娘庙旁边,有一座全身披满植物的低矮的废弃建筑物。罗冬喜说,这是以前村里的小学,它原本就是“妈娘”的地盘,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撤走后,村民们才重新迎接“妈娘”回来。

    从妈娘庙走下来,就到了临海路,罗冬喜指着这条十来米长的水泥路告诉记者:“这是后来才填海而建的。在这条路还没建成之前,他们家打开门,就是潮起潮落的海湾。”回忆当年,罗冬喜脸上一副喜不自胜的样子。


    放网归来的妈湾渔民。

    一直以来,三门岛就盛产各类海鲜,至今它还是广东省指定的水产资源保护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天可看到几十斤大的鱼在家门口游来游去。让罗冬喜印象最深的是,村头餐馆老板黄先生的爸爸,每当打台风海浪重重地抛上来时,他就直接在家门口狠狠地撒下一张网,拉上来时,就是一堆活蹦乱跳的石斑鱼。

    家门口不远处的海底石头下,全都是鲍鱼,可渔民们一点也不稀罕,鲍鱼肉他们是不要的,只取鲍鱼壳拿到陆地上去卖,两元一斤。龙虾,更是见多了,每当潮水一退,跳到海滩上去捡全都是。半斤大小的龙虾根本不算什么,顶多卖几十元,只有两斤以上的,渔民们才觉得值钱,能卖到七八百元。除此之外,海参、海胆、苦螺等这些海产品,对于那时的罗冬喜和小伙伴们来说,都不过是寻常之物。

    和想像中的不一样,妈湾村的渔民出海打鱼,并不需要出到外海,家门口那片海湾,就是他们揾食的地盘。在这片“领海”里,哪片泥地有大虾大蟹出没,哪块石头底下有泥猛、剥皮牛,哪里藏着最多苦螺……渔民们了如指掌。

    所谓的打鱼,于妈湾渔民而言,无非是分放鱼、船钓这两种。放鱼,就是按照经验,把鱼网放到他们所熟知的地方。时至今日,这里的渔民还保持着下午4时就吃晚饭、5时开着自家的摩托艇出去放鱼、晚上9时、10时或第二天一大早去收网的习惯。满载而归的渔民,大家会笑他是“水发命”。


妈湾村民打鱼不用出外海,就在家门口“放鱼”为生。

    冬至过后,北风一起,渔民们基本就在家歇息了。过完年才下海,那时墨斗、石斗最多。四五月一般钓石狗(鱼名),六七月则带着氧气瓶下海捡海螺、海参,七八月可沉下水去看珊瑚。

    更让外人意外的是,三门岛的渔民们,还是最先富裕起来的一群人,原来三门岛离香港西贡近在咫尺。罗冬喜说,渔类资源丰富的三门岛,吸引了不少香港西贡渔船过来打捞,而他们也会跑去西贡卖鱼,然后上岸去买油、买红烧肉、腊肠、罐头等食品。除了买日常食品外,渔民们还带回来了乐声黑白电视、收录机等当年内地难得一见的电器。在内地还没流行喇叭裤的年代,妈湾的年轻渔民们就已穿着在身,而喇叭裤风靡内地时,渔民们则跟着香港潮流,穿起了牛仔裤。谈起渔民们的娶妻一事,罗冬喜脸上露出一丝甜蜜的微笑,说:“哪用相亲或人家介绍啊,我们(那时)经常去东涌玩的。”

    香港回归后,罗冬喜他们就鲜少通过海路去香港了。最主要的是,早在1993年,随着驻军的撤退,学校的老师也跟着撤退,为小孩上学计,村里人纷纷到澳头镇买下地块建起房屋,安置老人、妇女和小孩。

    现在三门岛上的渔民,基本都是“两头家”。罗冬喜也不例外。当天返回东涌时,罗冬喜拎着一袋袋的海产品,或许,当天晚上,他和家人就在澳头的家中,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一起品尝来自老家大海的鲜美食物。

来源:南方都市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年风雨古城墙 遗世独立三门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