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湾 发表于 2016-12-2 10:15:15

大亚湾打造区域人才品牌助力升级发展

在大亚湾西区科技企业加速器五楼一处宽敞明亮的厂房里,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孙敬玺博士正指导“光通讯器件研发及产业化”创业团队,他们自主研发制造的光通讯元器件,在成本及制造效率方面已居全球领先水平。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孙敬玺博士自主研发的“光通讯器件研发及产业化”生产设备。

    孙敬玺博士是该区近两年来创新实施“海纳英才”计划引入创新创业人才的一个典型例子。近年来,大亚湾区坚持“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工作思路,以“人才链”匹配“产业链”,以“产业链”带动“人才链”,打造区域人才品牌,在贯彻落实我市“人才双十行动”的基础上,广纳全球人才,厚植创新土壤,汇聚创新资源,有力推动区域内产业和人才“双螺旋”上升。

    ◎搭“舞台”拓渠道
    “海纳英才”计划助推区域产业和人才“双螺旋”上升

核心提示 待遇好留住一阵子,舞台好留住一辈子。大亚湾区注重为人才铺就用武之地,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上大手笔投入,累计完成投资约7亿元,加快石化园区、科技创新园、加速器园区、博士后实习基地等载体建设,集聚了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大投入
    近两年来区财政投入人才工作经费8000万

今年8月,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重庆大学特聘教授温维佳在大亚湾区注册成立惠州清水湾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开展生物医学新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这是继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弭永利、中国“长江学者”陈国华之后第3个入驻大亚湾区的高端人才和项目团队。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弭永利博士(右)展示研发产品。

    在大亚湾区,人才汇集已成新常态。截至目前,全区已引进4名进站院士、2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名港科大教授等一批人才,“天鹅惠聚工程”第二批领军人才拥有量占全市54.5%;全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二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7人,长江学者1人,省“特支计划”2人,市“天鹅计划”领军人才10人,博士后6人,博士53人和科技创新创业团队33个。

    国内外人才钟情大亚湾,与大亚湾区为他们在此创业开通 “绿色通道”、提供优质高效“保姆式”服务和“一门式”服务密不可分。

    记者从大亚湾区委组织部获悉,该区先后出台 《大亚湾区关于引进和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暂行办法》、《大亚湾区孵化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大亚湾区“双十双百”人才引进工程实施方案》、《大亚湾区“建功大亚湾”杰出人才奖评选办法》、《大亚湾区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制度暂行管理办法》等政策,从科研经费、创业扶持、特殊津贴、住房补贴、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对高层次人才给予全方位优惠。

    “近两年来,区管委会累计投入人才工作经费约8000万元。”大亚湾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自该区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以来,该项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如对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一次性给予20万元以上工作经费和每月享受3000元人才津贴;对符合条件在大亚湾区工作并已办理落户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10万元住房补贴;对评定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创新科研团队最高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资助;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组织参评“建功大亚湾”杰出人才、“科技进步奖”、“突出贡献奖”等评选活动,最高可获100万元奖励,并由大亚湾区委、区管委会授予荣誉称号。

    搭平台
    全要素提供人才施展才华舞台

“这里的人很积极乐观,很勤奋,在大亚湾创业很有激情,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到这里更合适。”来自新西兰的费安杰如此阐述他选择大亚湾的理由。费安杰目前担任惠州莱佛士制药研发副总裁,该公司由海归博士叶伟平夫妇创立,主要从事精细化工领域的原料药研发生产。费安杰入职莱佛士后,很快参与抗癌药物达拉菲尼的研究。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他将每批次产量从10克提升到50千克,纯度从85%提升到99.9%,且成本下降一半以上。

    莱佛士等创新创业团队在短短几年能取得如此成就,与大亚湾为人才铺就用武之地,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上进行大手笔投入密切相关。

    记者从大亚湾区获悉,该区累计完成投资约7亿元,不断加快石化园区、科技创新园、加速器园区、博士后实习基地等载体建设,并搭建起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如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亚湾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石油和生物能源检测重点实验室、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石油大学-惠州炼化联合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4大国家级研发平台同时发力,为高技术人才与企业、科研机构搭起桥梁,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走出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



  ▲大亚湾区组团参展今年高交会。


    在加大大亚湾科创园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的同时,大亚湾区积极搭建民间孵化器平台。DYWorks云创工场是金百泽科技打造的国内首个融合创客服务、硬件孵化、产品加速和智能工厂的智能硬件创新平台。目前,云创工场孵化项目588个,引进了近千名大学生创业人才,已孵化出光子锁、智能音响公板、智能洗衣机模块等产品,预计1年内实现商品化。

    记者从大亚湾区获悉,该区目前由政府主导开发的创新创业平台共有5家,包括科创园孵化器、石化区加速器、鑫晖源加速器、中海科技加速器、欧蒂姆加速器。企业自主搭建的创新创业平台有30家,包括创客空间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8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9家、区级工程技术中心10家。

    暖人心
    贴心服务全过程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今年8月,惠州启辰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外资批准证书、营业执照,以及惠州麒麟新科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送到了陈国华教授的手中,整个注册登记流程办理时间不到一个工作日。

    能在一个工作日完成上述手续,靠的是科创园 “保姆式”“一门式”服务。为了实现在窗口前少耽搁,创业服务中心在公司注册前派出专门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帮助陈国华教授准备资料和相关证件。

    据了解,大亚湾区为引进人才提供便捷、有效、周到的服务,做好配套、衔接工作,针对一些海外留学的高层次人才,区人才办的工作人员送政策上门,面对面辅导,梳理高层次人才创业能享受的各级政策和优惠,在办理业务上对回国创业的海外人才实行“绿色通道”,协调人才办理回国证明、入户、创业申请等,为人才办实事、办好事。

    为解决人才工作生活 “微问题”,该区通过实施“人才服务月”制度,每月至少一次到区内高新企业开展重点服务,同时,完善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软硬件设施,加快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霞涌黄金海岸公共泳场及海滨栈道、滨海公园二期、儿童公园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大亚湾”;扎实推进人才安居工程,除为高层次人才提供140套科创园专家公寓外,根据各类人才的需求,统筹安排250套房源 (安排在金湾花园、惠湾花园)作为人才公寓;此外,针对特别优秀的高端人才,大亚湾区将按“一人一策”安排高级人才公寓(别墅或海景房)。

    在惠州莱佛士制药技术公司总经理、海归博士叶伟平的手里,有一套全新的“绿卡”和服务指南。他可凭卡在大亚湾区享受工商税务办理、科技金融支持、医疗服务及子女教育等10方面优先服务。


在大亚湾区人才“绿卡”首发仪式上,叶伟平(左二)等成为首批获得“绿卡”的专家。

    为高层次人才发放 “人才绿卡”是大亚湾区践行 “用平台造就人才,用服务凝聚人才”理念的一项举措。“小小‘绿卡’体现了大亚湾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叶伟平博士说,该区根据人才的需求,持续丰富人才绿卡服务项目,多渠道、有重点、分层次解决高层次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营造人才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激活力显成效
    聚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升创新创业新动能

核心提示 人才聚集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内开放创新和产业转型提质。今年前三季度,大亚湾区专利申请总量772件,同比增长171.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63件,同比增长139.7%,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5件。全区共有14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评审,预计2016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将增至34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8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6.1%,名列全市第一。

    聚人才
    “人才磁场”助企业提质增效

人才磁场,聚集世界行业翘楚和人才精英。随着一系列人才聚集计划的出台,大亚湾区已擦亮人才品牌“名片”,各类人才齐聚于此,推动企业和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

    记者从大亚湾区获悉,以惠州炼化为例,通过招才引智聚集了4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8名教授级高工、6名全日制博士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惠州炼化公司“高酸重质原油全额高效加工的技术创新及工业应用”项目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一种高含酸原油的抗腐蚀加工方法”获去年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成为中海油系统首个荣获国家级专利奖的项目。

    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带动下,以比亚迪、嘉瑞、浩宁达、光弘、奥拓、金百泽等45家知名企业组成的电子信息及物联网产业集聚区,去年总产值263.75亿元,税收实现6.22亿元;此外,大亚湾区先后培育和引进电动汽车铁电池、比亚迪LED、宝明精工触摸屏、信立泰药业、健和光电等41宗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涉及投资总额213亿元,项目投产后工业总产值接近300亿元。

    另外,高端人才的引进也推进了科技创新成果专利化以及企业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11月,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获认定“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为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做好示范作用。今年前三季度,大亚湾区专利申请总量772件,同比增长171.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63件,同比增长139.7%,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5件。全区共有14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评审,预计今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将增至34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83%,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6.1%,名列全市第一。

    激活力
    今年7团队申报市创新团队

去年,南开大学博士王燕和她的团队进驻大亚湾,这家从深圳引进的博磊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向国际优秀的绿色储能和动力系统进军,目前已达到年产60万只电芯、10万套储能模组及动力系统的规模。

    有了“舞台”好发挥。如今,王燕博士和其他创新创业团队一样,铆足劲谋发展。据悉,政府的平台搭建,得到企业的积极响应。惠州宙邦化工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团队合作,共建离子液体均相催化生产碳酸酯新技术领域的研发中心;嘉瑞科技(惠州)有限公司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合作,共建中国南方镁合金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引进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一级研究员孟健团队,研究开发高性能稀土镁合金新材料及产品;博磊达公司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引进吴英鹏、黄璐博士团队,研究开发长寿命、高倍率的铝离子电池;莱佛士制药引入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为公司首席科学家,从河南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等高端科研院所引进科技企业特派员;中航特玻与国际知名镀膜专家合作,研制开发新型建筑特种节能玻璃……

    与此同时,浩宁达公司“双向互动智能电表与智能互动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团队”入选市“天鹅惠聚工程”第二批科技创新团队;纪红兵教授入选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武守坤入选“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孙敬玺、弭永利教授等6人入选市“天鹅惠聚工程”第二批领军人才。中大惠院“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示范基地建设研究”项目获省科技厅50万元。

    据了解,该区组织2个国家“千人计划”创新团队、2个海归博士创新团队、3个国内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共7个团队申报惠州市“惠聚工程”第三批科技创新团队,已有5个团队顺利进入实地考察评审阶段。

    大亚湾科创园作为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摇篮、人才集聚的高地,其作用也日益凸显。目前,科创园依托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吸引绿色科技人才,在高速光通信器件、智能装备研发、多功能离子液体等领域拥有一批具有前沿技术的孵化企业,培育了莱佛士、银嘉环保等科技创新型企业,园区销售收入总计达3200万元、纳税总额约150万元;有10家企业已经开始实质进入产业化,带动社会投资6000多万元。

    相关链接
    依托“1+N”创新产业集聚区精准对接人才

随着市委全面对标深圳和 “海绵行动”计划的提出,大亚湾区提出建设“临深片区‘1+N’创新产业集聚区”的战略构想,以此为平台主动对接深圳东进。

    “‘1+N’创新产业集聚区”位于大亚湾西区,是大亚湾区直接与深圳接壤的区域,总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接下来,大亚湾区将通过“临深片区‘1+N’创新产业集聚区”在人才政策、项目引进、人才需求发布等方面与深圳精准对接,无缝引进深圳外溢人才。汇总分析大亚湾区产业急需的人才目录,在临深片区大幅度地宣传发布,以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及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吸引深圳外溢人才。同时,积极参与在深圳举办的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精准引进符合大亚湾区产业发展导向的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探索建立深圳东进与大亚湾区西接的长效交流合作机制,实现更多人才交流。

来源:惠州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亚湾打造区域人才品牌助力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