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世界级湾区都有“生态担当”,惠州为何独树“山水城市”?
在全球范围内,每个著名湾区的发达城市群都至少有一座生态出众的山水城市。在城市群的繁华之中,这座生态新城不仅代表着自然资源的“颜值担当”,还代表着快速发展中的“生态担当”。从东京湾区的千叶市、纽约湾区的费城到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杭州,都是城市群中不可替代的“后花园”。那么,对于珠三角湾区而言,哪座城市可以有此担当?
在近期密集举行的党代会和“两会”中,各地市陆续亮出自己近年发展的“小目标”。从中可以发现,广、深发力于枢纽和创新引领,佛、莞、珠聚焦做强“制造”和“创新”,中山打造“宜居城市”,唯独惠州特色鲜明地提出“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目标。
把“山水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定位,这在“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前所未有,在全国也并不多见。打出“山水”招牌的惠州,背后在下怎样的一盘棋……
◎天赋异禀
珠三角九市:“创新”和“枢纽”很多,山水城就一个
在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九市的发展定位组合起来,共同构成珠三角湾区城市群的未来功能模块。
根据各地市党代会报告、市委全会报告以及省“十三五”规划中的发展定位(部分地市有重叠或多个目标),珠三角九市发展目标大致可分为以下3类:
1,交通枢纽类:最为代表的如广州——枢纽型网络城市。肇庆则为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江门为珠三角西翼与粤西地区联系的交通门户;
2,创新和制造类,如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佛山——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东莞——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中山——充满创新活力的和美宜居城市;珠海——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
3,山水类:惠州——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
对比之下,在各城市多发力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今天,惠州为什么另辟蹊径,打造“山水城市”?
这当然是得益于惠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
论山, 惠州有“岭南第一山”罗浮山,粤东南第一高峰--莲花山位于惠州与汕尾交界处,惠州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多达13座,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34%,居珠三角第二位(仅次于肇庆),远超广深佛莞。
论水系,东江、西枝江穿城而过,惠州大小湖泊、水库有130多个,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广东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在惠州(潼湖湿地),珠三角地区最大的水库在惠州(白盆珠水库)。
论海域,作为“海洋大市”,惠州海岸线长281.4公里,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居珠三角前列,广东省近岸海水水质最优的城市是惠州,我国大陆海岸线上唯一的海龟愿意来产卵的沙滩在惠州(海龟湾),我国唯一真鲷鱼类繁育场、广东唯一马氏珠母贝自然苗场都在惠州(大亚湾)。
论空气,广东省首个地级市的“国家森林城市”是惠州,惠州空气质量长期稳居珠三角首位、全国74个重点城市前十……
相对于广州的中心枢纽地位、深圳的创新中心,佛、莞的制造优势,惠州凭借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于一体的丰富山水形态而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山水城市正是惠州居于珠三角的最独特优势。
依山伴湖与拥江抱海浑然天成、都市繁华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融共赢,点亮了惠州的城市之美。
◎湾区“生态担当”
解决城市发展生态困境,你需要“惠州山水”这味药
在全球城市发展史中,在世界湾区的版图上,我们发现,每个湾区都至少有一座以生态著称的城市,并同时拥有新型工业、产业,实现生态和产业双赢。
作为东京湾区条件优越的海港城市,千叶市以建立生态型城市为追求,在产业发展中按照生态原则对钢铁、电力、石油和化学等工业企业进行改造,提升循环产业的比重。经过近30年建设,千叶新城成为一座以“职、住、学、游”为特色的复合型生态城市。
旧金山湾区的海港城市旧金山、纽约湾区的费城、亚洲“花园城市”新加坡都是如此。在“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看来,城市最大的竞争力就是良好的生态。“生态是最低碳、最高效的发展方式。
近年来经济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的浙江,很早就开始探索实施“考绿不考工”,为产业技术创新和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浙江多个城市都把对“山水”的维护和打造放在了重要的城市发展定位上。正是在绿色和山水的优势上,浙江率先创建云栖小镇、基金小镇、艺尚小镇等一批特而强、聚而合、精而美、活而新的特色小镇茁壮成长,让生态与经济同台共舞。
惠州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不是不要经济发展,更不是让老百姓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而是要将自然禀赋与后天发展结合,以创新驱动在保持山水生态的同时实现产业高端化、绿色化。
1月15日,在拥有国家级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的惠州大亚湾,伊科思碳5/碳9分离及综合利用项目在这里启动,这一项目填补大亚湾石化区在碳5及碳9产业链上的空白同时,更大程度实现对原油中各种物质的“吃干榨尽”,实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发展。惠州大亚湾石化区要从规模、技术到环保全面瞄准世界级生态石化区,超越休斯顿等老牌石化区。
在惠州罗浮山下,景田百岁山矿泉水项目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矿泉水生产基地,每天可生产50多万箱矿泉水,是连续10多年中国出口量最大的矿泉水品牌。换句话说,惠州的水已经卖往全世界。
把一桶油、一瓶水做成了生态的、世界级的大生意,这是惠州绿色化发展的写照,也是其在珠三角城市中发展的“生态担当。”
空气质量长期稳居珠三角首位的惠州,为珠三角提供了最为清新的空气。惠州罗浮山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之多,在这里吸一口气相当于在城市里呼吸30次。
在国家5A级景区、“天然氧吧”罗浮山之上,来自珠三角的游客络绎不绝,享受“洗肺之旅”同时,还可穿越古今感受为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带来启发的“青蒿治疟”中医药文化。
罗浮中医药产业、康养小镇、重离子癌症治疗装置、华大基因研究院惠州分院,正在使惠州的山水资源以及中草药宝库变成撬动文化旅游、大健康产业的支点,“绿水青山”变为成色十足的“金山银山”。
◎山水+高铁
9座高铁站激活山水中的“广东硅谷”
广东省人大代表、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而更像是鱼与水的关系。“水”干净了,就能引来“大鱼”“活鱼”;生态好了,就能招来更多创新项目、优质项目……
如果说生态之绿是外在颜值、产业之基是内在支撑,那么现在,交通之便也将成惠州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要素。随着高铁、城际、地铁、机场改扩建等规划建设,这座未来拥有3条线9座站的广东高铁站最多的“山水城市”将融入广州、深圳、香港特大城市“30分钟生活圈”,大家从“城市”到“山水”将更加方便。
东江之畔,毗邻东莞、深圳,广东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惠州潼湖湿地水草丰茂、白鹭纷飞。恰在这山水之间,“广东硅谷”加速崛起。规划面积约128平方公里的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正吸引全球的“巨无霸”“独角兽”扎堆入驻。
“广东硅谷”并非惠州自封,而是由省政府最近在潼湖生态智慧区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在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好山好水以及广阔发展空间,无疑是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的发展加分项。不少专家甚至预言,惠州潼湖未来可赶超东莞松山湖。
从全球IT巨头思科公司,到世界级研发机构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从总投资不低于300亿元的碧桂园创新小镇,到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华大基因……短短半年多时间,这里已引进众多全球级创新项目,快速上演“绿色引擎”择商引智的传奇。
2016年惠州引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夏佳文说,惠州生态环境好,加上毗邻广州、深圳、香港,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发展潜力巨大。他感慨,“惠州将成为我人生旅途的最后一个落脚点,而我团队的重离子事业也将在惠州迈上更辉煌的顶点”。
当“山水”这一原生态的自然禀赋邂逅“现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擦出的是“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火花。
在滨海的大亚湾石化区,凯美特正在将石化加工后剩余的气体严格提纯后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最终供应给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娃哈哈、百威啤酒、青岛啤酒等知名品牌,并销往全球。
从卖“山”卖“水”到“卖”空气:惠州利用先进技术,在石化产业里,发掘出了销往全球的“空气生意”。卖“山”卖“水”是在对绿色山水的保护中直接得益,而卖“空气”则体现出惠州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从传统产业中挖掘出了新的绿色生意。
从“颜值担当”到打造珠三角湾区世界级城市群里的“生态担当”,惠州已经成为大批知名企业和高端人才的共同选择。现在,惠州正打造百里滨海现代产业带、百里高铁创新产业带,建设千里轨道交通、万亿产业集群……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加速涌动,将为惠州打开快速发展的契机,凭借不可多得的“绿水青山”,带来绿色发展的“金山银山”。
(来源:惠州观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