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byl 发表于 2017-3-21 09:21:17

未来5年引进培育超30创新团队 大亚湾实施“海纳英才”计划推动区域产业和人才“双...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重庆大学特聘教授温维佳,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弭永利,中国“长江学者”陈国华……据统计,近两年,大亚湾区累计引进创新创业人才46人,占全市126人的36.5%;引进创新创业团队29个,占全市88个的33%。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为石油化工企业培养对口高科技人才。这是纪红兵教授(左一)带领博士在实验室工作。
    在大亚湾区,人才汇集已成新常态。建设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链”,实施“海纳英才”计划,大亚湾区近年来打造区域人才品牌,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汇聚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引进的创新人才、项目约占全市三成以上,有力推动区域产业和人才“双螺旋”上升。

    现状

    引进4名“千人计划”专家2名长江学者

    2015年,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孙敬玺博士带领他们自主研发制造的光通讯元器件来到大亚湾,如今该项技术在成本及制造效率方面已居全球领先水平,正研究将机器人应用于光器件的制造,为全国光纤带宽的升级提供支撑。

    孙敬玺博士是该区近两年来创新实施“海纳英才”计划引入创新创业人才的一个典型例子。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孙敬玺博士自主研发的“光通讯器件研发及产业化”生产设备。)

    “这里的人乐观、勤奋,在大亚湾创业很有激情,想成就一番事业到这里更合适。”来自新西兰的费安杰如此阐述选择大亚湾的理由。费安杰参与抗癌药物达拉菲尼的研究,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他将每批次产量从10克提升到50千克,纯度从85%提升到99.9%,且成本下降一半以上。

    费安杰的事例也只是大亚湾近年来吸引创新要素聚集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近年来,大亚湾区坚持“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工作思路,以“人才链”匹配“产业链”,积极落实市“海绵行动”,充分发挥紧邻深圳、香港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接深港外溢人才和项目。近两年,该区累计引进创新创业人才46人,占全市126人的36.5%;创新创业团队29个,占全市88个的33%。目前,在该区创新创业的代表性领军人才有弭永利、孙敬玺、高福荣、叶伟平4名“千人计划”专家、2名长江学者、2名省 “特支计划”专家、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等奖获得者,以及惠州市“天鹅计划”领军人才13人等。

    近两年引进创新创业项目占全市31.2%

    随着高端人才到来的是创新团队和创新项目在大亚湾不断聚集。

    通过香港科技大学陈国华教授引进高性能锰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项目,香港科技大学温维佳教授引进基于银纳米线的长效缓释、可控的抗菌纤维、抗菌塑料及其系列衍生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近两年,大亚湾区引进的创新创业项目总数为39宗,占全市125宗的31.2%。

    依托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大亚湾在高速光通信器件、智能装备研发、多功能离子液体等领域拥有了一批具有前沿技术的孵化企业,培育了莱佛士、银嘉环保等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拉动了经济的增长。2016年,全区先进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5.9%。

    同时,充分发挥毗邻创新前沿阵地——— 深圳的优势,有效承接创新和产业辐射,吸引了比亚迪、域鑫科技、奥拓电子等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落户。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高功率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系统、高安全性动力电池及电池系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系统等系列项目的研究与实施,为该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 莱佛士制药技术总监费安杰在做实验。)

    服务

    发放人才绿卡提供10项服务

    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端人才如此青睐大亚湾,一个重要原因是大亚湾为他们提供了“保姆式”服务。弭永利、陈国华教授在创办企业过程中,“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协助区科创中心,用一个工作日完成了外资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等证件,而其他一些地方按照正常流程,至少要半个月以上。

    为解决人才实际困难,大亚湾区人才办研究制定 《大亚湾区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制度暂行管理办法》,为区内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绿卡,以菜单式方式为持卡者提供包括工商税务登记服务、人力社保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子女入学服务等在内的10项服务。

    “全方位‘保姆式’服务,让我们在这里发展没有后顾之忧。”从新加坡学成归来创业的刘洪均博士高兴地说。

    据介绍,该区已建好投入使用的科创园专家公寓共140套,并统筹安排约250套房源作为人才公寓,解决区内其他高层次人才住房问题;为解决创业“手续多”“办证难”问题,2014年8月在全市率先成立人才服务窗口,拓展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的服务范围和功能。

(在大亚湾区人才“绿卡”首发仪式上,叶伟平(左二)等成为首批获得“绿卡”的专家。)

    建有30家企业自主创新平台

    同时,大亚湾通过打造一流的人才科技载体平台,创造有利于“高尖端”人才发挥的舞台。该区建有包括国家石油和生物能源检测重点实验室在内的13家认证检测机构、30家企业自主创新平台。按照计划,未来5年将引进培育包括5名以上国家“千人计划”(或同等水平)专家在内的200名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引进培育30个以上科技创新团队。通过聚合科研院所、高端人才、高新技术和科技金融产业资本,推动“大亚湾制造”向“大亚湾创造”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不仅把大亚湾建成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更建成高端产业聚集区和科技创新引领区。



资料来源:惠州日报
图片来源:百度,惠州日报,新浪广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未来5年引进培育超30创新团队 大亚湾实施“海纳英才”计划推动区域产业和人才“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