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仔 发表于 2017-5-21 18:09:01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环大亚湾区的5大战略定位!(长文)

本帖最后由 湾仔 于 2017-5-21 18:10 编辑

进入更为精细的社会分工阶段,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被视为集约发展的有效方式。从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提出,统筹发展、融合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对环大亚湾新区而言,统筹发展、融合发展是其设立之初的“使命”。

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时代,新区被赋予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广东陆海统筹综合发展试验区、珠三角辐射粤东粤北增长极、港城融合生态湾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5大战略定位,将使其在湾区“争先战”中更有优势。

环大亚湾新区也着力做好统筹发展、打好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等“组合牌”,“争先”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打好统筹牌,规划引领有序发展
环大亚湾新区(以下简称“新区”)位于惠州南部,西依深圳、东莞,北靠惠州市惠城区、仲恺高新区,东接汕尾,地处深莞惠经济圈(3+2)枢纽地带,区域范围包括惠阳区和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境以及惠东县境内324国道以南的6个镇、2个旅游管理区,共20个镇(街道、管理区),陆地面积2168平方公里,约占全市的1/5;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281.4公里,涵盖了全市的海域和海岸线。


随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新区被认为是惠州参与湾区建设的“主战场”。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专家胡振宇说,环大亚湾新区以及惠州具备四大双重优势———“区位+交通”的双重枢纽优势、“产业+企业”的双重引擎优势、“节点+平台”的双重聚合优势、“空间+资源”的双重要素优势。


他认为,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处于“一带一路”节点、粤港澳大湾区节点、深莞惠经济圈(3+2)节点、深莞惠汕海洋经济协作示范区节点以及深圳东进战略节点等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叠加区,是未来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和市场深度融合的重要汇合点。
如何充分利用上述优势,打造利于高端要素集聚和市场深度融合的环境,是新区在湾区建设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一环。

新区首先在做的是打好“统筹发展”牌,以规划引领,引导新区有序发展。


4月1日,《惠州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正式出台实施,从草案出炉、征求意见,再到出台实施,这份规划的落地历时两年,也是广东沿海地级市首部关于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的专项规划。

该规划核心有两点:一是保护海岸带,实行“两区四线”管制,“两区”指禁建区和限建区,“四线”分别是近岸建设协调控制线、基本生态控制线、河道及湿地保护蓝线、海岸建设后退线。二是高效、节约利用惠州海岸带资源,打造广东省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珠三角生态型滨海旅游度假区。


“按照市政府对《规划》的批复精神,新区管委会将积极发挥统筹协调职能,与沿海县区政府、管委会一起,在保障海岸带生态安全的基础上,着力优化海岸带地区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临海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可持续发展。”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但《惠州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仅是新区规划引领发展的一个例证。2014年2月,省政府批准《惠州市环大亚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在新区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新区先后编制和实施了11个专项规划、3个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3个重点公园总体规划,形成了“1+11+3+3”系统规划。


这些规划涉及了空间发展、产业发展、旅游发展、干线公路网、基础设施、低碳生态等等。其中,诸如低碳生态专项规划、《惠州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等规划都是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
打好“产业”牌,加速形成多元产业结构
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看来,大都市圈的概念本身就需要有强大的产业群来支撑,强大的濒海产业集群、发达的经济网络,包括交通网络和供求网络和社会网络等。

环大亚湾新区设立之初,石化产业是新区最突出的“产业代表”,在5个战略定位中,“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也最靠前。但是新区对产业的谋划并不仅于此,而是按照“石化为基、多元发展、高端为本、创新引领”的产业发展路径布局。


围绕石化、电子、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商贸物流、滨海旅游等重点产业,新区一方面强化招商选资,面向世界500强、大型央企、骨干民企以及行业领军企业,经济开展补链、延链和集群式招商,2014年至今年4月,新区累计签约产业项目597宗,合同资金1311亿元。另一方面,切实抓好新区的重点项目建设,2014年至今年4月,推进包括炼化二期、伯恩光学永湖基地等99宗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291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12.6亿元。

刚过去的“五一”,惠东巽寮湾很火爆,3天接待游客21万人次。而去年,环大亚湾新区滨海接待游客144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5亿元,分别增长14 .4%、35.3%;今年一季度接待游客3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 .7亿元,分别大增31 .5%、56.5%,百里国际滨海旅游长廊已现雏形,并加快与深圳东部黄金海岸旅游带联动发展。


“新区多元化产业结构在加速形成,新区产业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后劲都有了新提升。”环大亚湾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大亚湾石化区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已落户项目79宗,总投资1678亿元,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先企业投资项目53宗,总投资约1500亿元,占石化区总投资近90%,形成了以中海壳牌、中海炼油为龙头、上中下游配套的石化产业链,连续四年综合实力居“全国化工园区20强”第二位。同时,以伯恩光学等为代表,电子信息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发展,2016年和今年一季度,新区规模以上电子行业产值分别达732 .4亿元和178.5亿元,约占全市的21.1%;以东风本田等为代表,一批汽车零部件产业加速集聚;还有清洁能源、商贸物流、旅游等产业也在发展壮大。

打好“协同发展牌”,效应持续显现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认为,湾区城市群放在全球化深化这个背景来看,其城市组织形态应该是一个城市区域的崛起,单一城市已经“H O LD不住”所谓的全球性功能了。

“整个区域不可能是单个城市来承担所有的全球性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对区域来说是多个城市共同承担全球性功能。”他举例说,旧金山湾区以及纽约湾区城市群,没有特强城市,只是相对强,城市都是在自然发育的过程中功能自然分工,寻找到在全球城市区域中自己具体的专长。


这个湾区城市群的发展轨迹在环大亚湾新区得到体现。自设立以来,新区就在探索如何打好“协同发展”牌。

新区充分发挥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平台功能,加强大亚湾、惠阳、惠东三县(区)之间的对接合作和共建共享,提升新区整体竞争力。新区成立以来,建立健全了新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设立5个专责工作小组,共同谋划和推进连接路建设、跨界河涌综合治理、重点生态项目建设等事项。比如,根据区域协同发展需要,谋划、推进跨界连接“1桥14路”建设;加快3县(区)优质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和环卫环保设施的对接;开通三县(区)间跨界公交20条;深入推进产业和招商合作,共建海上观光通道等。


屠启宇还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在于空间压缩,这个区域,空间上11城市已经高度接近,交通已经基本是达成了同城。“最主要的矛盾是规则、边境隔离、一定意义的民心相异。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地更扁平式地融合在一起。”

进入湾区时代,环大亚湾区新区也通过“协同发展”率先尝试和湾区其他成员的“扁平式融合”——— 对标深圳。

新区积极推进临深片区路网对接,先后打通3条市政连接路,龙海一路进入收尾施工,与深圳的跨界公交班线达到15条,服务范围覆盖惠阳、大亚湾、深圳坪山、大鹏和龙岗,并延伸至罗湖。


在全面对标深圳过程中,新区以开放创新为引领,依托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引进领先技术、集聚创新要素,打造创新成果产业化高地。近年来,壳牌三大专有国际领先技术、科莱恩化工药用级聚乙二醇生产技术等在大亚湾区率先应用。扎实的产业基础、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在新区产业化,引进和培育4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名长江学者及其项目落户,引进4名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设立公司进行科研成果转化。
打好“生态牌”促进产城人融合
根据《惠州海岸带保护及利用规划》,惠州市海岸带将形成“一轴、一带、四湾、多岛”的海岸带空间结构,建设绿色海岸、现代海岸、活力海岸,打造广东省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珠三角生态型滨海旅游度假区、惠州市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示范区。


其中,“一轴”主要承担密集化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功能,并向西加强与深港都市圈的紧密合作,向东带动红海湾和汕头湾发展,形成广东东部海洋经济发展带。“一带”主要承担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功能,建设粤港澳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四湾”主要承担特色滨海特色城镇建设、临岸旅游活动、生态农业观光等功能。“多岛”主要承担海岛保育、旅游观光、海洋渔业等功能。

在惠东考洲洋,红树林旺盛生长,鹭鸟纷飞。“这里的海水水质明显改善了,多年没见的大鱼又多起来了。”当地渔民说。


这是考洲洋生态修复带来的成效,现已完成围网及吊蚝养殖设施清理整治,启动土塭规范化整治,累计恢复自然海域13.7平方公里,还开展红树林种植和人工渔礁建设,将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红树林种植基地。

环大亚湾新区在发展中,抓经济的同时,还突出生态建设与治理,守护好绿水青山,给后代留足发展空间。在生态建设方面,新区成立以来累计建成区域性公园绿地94宗,使环境更加美丽宜居。新区和三县区还联手推进淡澳河、坪山河等跨界河涌治理。例如,通过综合施策、联合治理,淡澳河省控虎爪断面综合污染指数近3年分别下降18.4%、16.6%和39%。而今,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新区最显著特色。新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近岸海水水质广东省最优;森林覆盖率达63%。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惠州清水湾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温维佳说,大亚湾的名声一直很响,从地图上看,和他长期工作的地方———香港科技大学只是一湾之隔。2016年,他们第一次来到大亚湾,就被这里(特别是小径湾)的如画美景所吸引。港科大向来以无敌海景而闻名海内,而这里简直更胜一筹。恰好当时他的实验室团队正在筹划下一个项目,就带了团队成员过来洽谈项目落地事宜。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苏剑肯定新区主动打好“生态牌”的做法。苏剑介绍,湾区往往是生态环境卓越的宜居地带,是令人向往的富人聚集地。生态宜居、文化包容等优质的外部环境被视为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硅谷的勃兴是典型案例。随着珠三角湾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城市间的分工协同,地区间基础设施和机会差异缩小,生态宜居的价值将进一步突出。


“环大亚湾新区是惠州参与湾区建设的桥头堡,核心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将让更多创新要素集聚于此。”苏剑说。

大战略定位

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广东陆海统筹综合发展试验区、珠三角辐射粤东粤北增长极、港城融合生态湾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人口

2016年末,常住人口135万,占全市的28.3%,比2014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

经济总量

2016年,实现GDP1146.2亿元,占全市的33.6%,比2014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16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94 .5亿元,占全市的43.9%,比2014年提高6.2个百分点;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9亿元,占全市的28.5%,比2014年提高1.2个百分点。在全球石化行业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环大亚湾新区仍以占全市1/5的土地、1/4的人口,创造了全市1/3的经济总量和近1/2的税收,在全市所占份额持续上升,引擎作用更加凸显;

招商选资

2014年至今年4月,新区累计签约产业项目597宗,合同资金1311亿元。截至今年4月,已经立项347宗,计划总投资918亿元;建成321宗,在建161宗,累计完成投资519亿元;

重点项目

2014年至今年4月,推进包括炼化二期、伯恩光学永湖基地等99宗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291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12.6亿元;

石化


2016年和今年一季度,新区规模以上石化行业产值分别是821.6亿元和207.7亿元,约占全市87%;

电子信息

2016年和今年一季度,新区规模以上石化行业产值分别是732.4亿元和178.5亿元,约占全市21.2%;

创新


2016年,惠阳、惠东和大亚湾三县(区)高新技术企业增长91.5%;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43 .3%和77.7%,分别高出全市平均水平5个和34.6个百分点;

旅游

2016年,环大亚湾新区滨海接待游客144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5亿元,分别增长14.4%、35.3%;2017年一季度接待游客3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7亿元,分别大增31.5%、56.5%,百里国际滨海旅游长廊已现雏形;
生态建设

新区成立以来共推进94宗公园绿地项目建设,累计建成区域性公园绿地56宗。淡澳河省控虎爪断面综合污染指数近3年分别下降18.4%、16.6%和39%。累计恢复自然海域13.7平方公里,占整个海域的48%;

基础设施建设

以增强交通、能源、水资源保障能力为重点,共同推进包括港口、机场等在内的80宗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871亿元,截至今年4月累计完成投资176亿元;

起步区建设标
在石化产业起步区已有10宗项目建成投产的基础上,三个起步区累计新实施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40宗,计划总投资1039亿元。截至今年4月,实际完成投资452.5亿元。有14宗项目建成、13宗在建、13宗开展前期工作;

交通对接

先后打通3条市政连接路,与深圳跨界公交线达15条,服务范围覆盖惠阳、大亚湾、深圳坪山、大鹏和龙岗,并延伸至罗湖。而在整个新区范围内,近三年来推进了“1桥14路”等跨界连接项目建设(或升级改造),有6条建成通车、4条在建、4条正在筹建;

产业对接

近年来在深圳举办3场投资说明会,共签约项目29宗,总投资1592亿元。

(来源:南方都市报,记者/蔡雯)
—The End—

黎子墨 发表于 2017-5-21 20:35:14

来点实际行动吧天天靠吹是不行的

AAOO刘显文:1768 发表于 2017-5-21 19:07:42

空调安装移机维修可以打我电话17688334425

DN4e4nnFWy 发表于 2018-5-4 01:05:3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环大亚湾区的5大战略定位!(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