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快乐
我越来越觉得:我们所在的城市,所在的中国,越来越充满了巨大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似乎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两极化的城市里,一边是:中国正在崛起全球规模最大的中产阶级,伟大复兴。另一边是:节节败退的中产阶级,折叠城市。在北京、上海、深圳,你都会发现,如同媒体描述的那样,好像每个人每天都在发愁:为跟不上这个时代发愁,为买不起房子发愁,为工作转型发愁,为孩子教育发愁……如果我们不健忘,还记得前阵子那个买了房子但没了工作的“中年危机男”吧。那样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
城市本来就是这样,在它为我们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繁华与效率的同时,也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竞争与孤独。
只是,现在更加的突出。
房地产是集中的火山口。如果把房子形容成一群羚羊的话,在城市里打拼的人群就像一群一群的猛兽,经年累月争先恐后的疯狂撕咬。每头猛兽都想着自己多咬掉一块肉,即便为此同类相戕在所不惜。
这种全民炒房的疯狂,在大城市已经持续了10多年,现在看样子还在继续下去。每个人似乎都把房子当做幸福感的源泉,有了这套房子,似乎就是人生赢家,没有这套房子,就会变成LOSER。一二线的城市,你很少见到有中国人不为房子发愁的,几乎每个男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丈母娘的期待。
即便是那些看起来已经有房产不太焦虑的人,他们也完全没有表现出很满足或者是很安全的气质。如同那些买不起房子的人渴望房价崩盘一样,他们无比的担心房价崩盘。所以,一遇到有人唱跌房价,他们的表现同样和那些看不得唱涨房价的人们一样激动。
外媒批评我们说:年轻人因为当房奴,已经没有了诗和远方。而我们自己也有歌唱: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你也可以时常会听到身边一个朋友说:我的人生梦想,就是要当一枚包租婆。
尽管我们经常在雨后彩虹出现时,疯狂的刷屏展现我们对一座城市的热爱。但这并不能够缓解我们内心时时刻刻出现的巨大的冲突和撕扯。
日本著名小说家村上龙这样评价陷入“失去的二十年”的日本说:这个国家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希望。而现在的大城市,我们也可以这样评价说:这个城市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快乐。生活在城市里的幸福感,就像雨后彩虹一样,它是那么的绚烂而短暂。
关于这些焦虑感的来源,我看到了一些研究分析。统计一下,常见的是三种总结。一种分析指向了体制保障,我们的保障是如此的乏善可陈,以至于只能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保证自己及下一代能够生存下去。一种分析指向了阶层分化和阶层固化,和以往相比,现在越在底层的人越难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流向上层。第三种分析指向了市场波动,大量的中产阶层财富过于沉淀在房地产领域,一旦市场出现巨大波动,便会如同“因病返贫”一样“因跌返贫”。
但我深切觉得,《人类简史》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方向。
赫拉利用了整整一章单独讲“快乐”,跨越了200万年的人类史,发出了终极之问:“今日人类所享有的财富在过去只有可能出现在童话里……只不过,我们真的更快乐了吗?……究竟让人感到幸福快乐的是金钱、家庭、基因、健康,还是美德?”
假定我们买房子也好,留在大城市也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更接近幸福的话。那么,这样的自我拷问就免不了。
显然,我看到那些拥有了不少房产的人,他们并没有比那些恐惧买不起房的人,脸上洋溢着更多的幸福。如果你的生活全部被房子填满,我很难相信你会快乐。
当然,不要极端理解,拥有一套房子还是要比租房子,更容易得到幸福感。租房当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未必比买房子更容易不快乐。但如果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依然是很重要。
https://www.dywzx.com/forum.php?mod=image&aid=82480&size=300x300&key=d7fb1c7a7b82d550&nocache=yes&type=fixnone
如果按照赫拉利的逻辑,我们对房地产的狂热,是属于最常见也是较低层次的幸福追求:“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和“获得主观的幸福感”,二者叠加。把房子的属性一分为二,一部分是财富增值,金钱永不眠,这属于物质层面,一部分是为家庭提供安定感和幸福感的,片瓦遮头自家炕头,这属于精神层面。
这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水平。客观来说,像房子这样兼容了物质和精神双重财富的并不多见。所以,这个角度是可以持续的解释为什么全世界大城市的房子都是那么的抢手。
当然,如果仅仅停留在这样的认识,还是较低的水平。赫拉利给出的获得幸福的方式是:了解你自己。绕了一圈,又回到了特尔斐神庙的石碑上。
“究竟期望是否得到满足、感受是否快活都不是重点,真正重要的问题在于人类是否了解自己。我们有什么证据,证明今天的人比起远古的采集者或中世纪的农民更了解自己呢?”——《人类简史》
这恰恰是我们最缺的。我很怀疑,像80后之前的人们,有没有受过“了解你自己”的教育,我是没有。我们在学校得到的教育更多是:你应该怎么做。
可能真的到了那个水准,买房子和租房子,区别才不会那么大吧。在今天,坦白讲,有房子和没有房子,区别还是挺大的。有太多房子和有一两套房子,才是不那么大的区别。
所以,总体来说,导致我们今天在城市的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并不一定全部就是来自体制,来自于贫富分化,而是也可能来自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文化基因。换句话说,即便是我们增加了社会保障,熨平了贫富分化,也并不必然意味着我们面对灯红酒绿的大城市不再充满着焦虑和不安。
而如何达到了解你自己,却是我们每个人可能要终其一生要修都未必能完成的功课。有的人会通过运动,有的人会通过阅读,有的人会通过旅行……但总归说到底,前提是要不断的和自己对话,认清自己内心的需要,然后勇敢的行动。可能你到最后也未必能够买得起房子,未必能够让下一代获得优质的教育,甚至未必能够留在大城市……但这个过程完成,也许你就会看到自己渴望的图景:富商巨贾贩夫走卒,各有各的喜悦。
来源: 朱罗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