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石化区获评全国首批“绿色园区”
大亚湾石化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路径日益清晰。9月的大亚湾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湛蓝,随手一拍就是一幅美图。而放眼大亚湾石化区建设工地,现场热火朝天、一片繁忙。 过去有人习惯性地把石化产业与“污染”划等号。而大亚湾石化区以自身的努力探索和实践,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评选出全国首批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其中“绿色园区”共24个,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榜上有名,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的“绿色园区”。 编制招商图谱,对不符合安全环保一票否决 大亚湾石化区自2001年开发建设以来,在中海油1200万吨/年炼油和中海壳牌95万吨/年乙烯项目带动下,石化中下游产业链发展态势良好,已成为广东省沿海石化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亚湾石化区为何能成为“绿色示范”?这需要从园区的“招商图谱”中寻找答案。 为打造“优等生俱乐部”,大亚湾石化区一直紧紧围绕链条化、集群化、集聚化发展,委托全国权威专业机构编制石化产业“招商图谱”,瞄准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先企业,实行精准招商、绿色招商。通过实施由15项刚性量化指标组成的投资项目评估体系,大亚湾石化区先后引进了SK化学、普莱克斯、东进世美肯、伊科思等一批优质项目。 在精准招商的同时,石化区以高环保门槛夯实绿色发展基础。据了解,大亚湾区招商局制定了《项目评估办法和评估标准》,增设考察指标,提高评估标准,完善实施由15项量化指标组成的投资项目评估体系,实行安全、环保“一票否决”。据统计,2014年以来已“一票否决”53宗项目,“一票否决率”高达30%,涉及投资额405.98亿元。 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已落户项目79宗,总投资1678亿元,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先企业投资项目53宗,总投资约1500亿元,占石化区总投资比例高达九成,石化区“优等生俱乐部”基本建成,一条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发展之路已日益清晰。 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8.3% 石化区的蓝天白云是靠什么换来的?这无疑取决于石化区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路径。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已基本形成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烃等产业链,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高达85%,化工废气废水废渣已实现就地消化。 在中海壳牌,有一条管道通向惠州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用于输送乙烯装置产生的工业废气。惠州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对工业废气进行回收、加工,制成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食品级液态和固态二氧化碳,作为食品添加剂销售给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啤酒、烟草行业以及工业各领域;年产二氧化碳89795吨,年产值7419万元,年利润3061万元。 变废为宝的案例在大亚湾石化区还有很多。 惠州市百利宏晟安化工有限公司利用脱硫产生的废液硫磺生产制造硫酸,建成后年生产硫酸12万吨,处理脱硫废液硫磺3万吨,年副产蒸汽约10万吨,年节约能量约6500吨标准煤。 自2011年以来,大亚湾石化区先后被评为“第一批广东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广东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在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过程中,园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推进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园区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据透露,目前园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达100%,2013年成功创建为“广东省第一批清洁生产示范区”;园区内中海壳牌和中海油惠炼共推广节能技改项目68个,累计投入4.87亿元,年节能量达到18.9万吨标煤;中海壳牌乙烯产品单耗水平全国排名第二,获得能效“领跑者”称号。同时,该公司在2017年被评为国家第一批绿色工厂。此外,国华惠电完成两台燃煤发电机组“近零排放”改造,各类烟气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 数据虽枯燥,却能说明问题。今年上半年,大亚湾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12,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石化区排污口附近海域水质满足功能区要求,水质保持良好。 坚持绿色发展主基调,有力推动了大亚湾石化区迈向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进程。同时,大亚湾也保持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实现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洁净。来源:惠州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