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石化区前8月产值645亿元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飞驰的汽车才将沙白水碧天蓝的小径湾抛在身后,气势恢宏的大亚湾石化区就已映入眼帘。这座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已开发约20平方公里)的石化区,已是我省唯一的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也是2014年~2017年连续四个年头位列“全国化工园20强”第二的石化区。 近年来,这座石化新城正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围绕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目标,加快推进升级发展,如今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已具雏形。据统计,目前石化区已落户项目79宗,总投资1678亿元;今年1~8月实现产值64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4.1%。石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惠州支柱产业之一,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两大龙头项目携手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 经过保卫严密、凭证出入的石化区门楼,中海油一期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海油惠州炼化二期一体化项目、中海壳牌一、二期项目次第展开,如一艘艘巨大的石化“航母”,正竞帆起航。 如今,中海油一期项目年产量约1150万吨。自2009年3月项目投产以来至2016年底,该项目已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345亿元,缴纳税费895亿元,利润总额134亿元。今年1~8月,实现营业收入251.7亿元,缴纳税费60.26亿元,利润总额21.83亿元,并已带动50宗总投资1390亿元的石化项目落户石化区,对延伸石化中下游产业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引进了包括壳牌专有技术在内的13项世界先进专利技术、多项关键指标处于国际石化行业领先水平的中海壳牌一期100万吨/年乙烯项目,是2016年壳牌全球利润最高的公司之一。今年1~8月,实现营业收入158.1亿元,纳税47.96亿元,税前利润41.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当前,两大龙头项目再次发力增加投资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项目建成后,大亚湾石化区炼油、乙烯生产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分别达到2200万吨、220万吨,实现再造一个石化区的目标,年产值可达800亿元,年上缴税收120亿元。炼化一体化规模将跃升至全国第一。 在两大龙头项目的带动下,企业增资扩产继续发力,已成为大亚湾石化区内企业的共识。中海壳牌公司投资建设SMPO/POD(苯乙烯/环氧丙烷和聚醚多元醇)项目就是其中一个力证。该项目投资额60亿元,预计项目达产后年产值110亿元。其SMPO装置与中海壳牌一期同类装置相比,进行了200多项技术改造,总体能源利用效率和工艺安全水平将进一步提升;POD装置采用壳牌先进的高效催化剂连续生产工艺,将进一步降低成本和能耗,更加环保高效,也是业界领先的壳牌多元醇技术在中国的首次应用。 精准招商打造“优等生俱乐部” 穿梭在大亚湾石化区,郁郁葱葱的石化区隔离带和绿树笼罩的三棵树观景台,成为石化区的靓丽一景——与传统的石化工业区相比,看不见“黑烟囱”,闻不到异味。这是大亚湾石化区借鉴世界先进石化园区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世界级生态型石化产业基地的举措。据介绍,大亚湾石化区着力补齐建强产业链,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高门槛精准招商,引进先进技术,全力打造“优等生俱乐部”。 如今,随着石化区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石化区的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遵循油化结合、上中下游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发展道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道路、供水、供电、仓储物流、管廊蒸汽、光缆通讯、环保、应急和消防等公共基础设施网络。当前配套码头15座、泊位42个(其中30万吨级2个、15万吨级1个),设计年吞吐能力8137万吨和90万标准箱,新建了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惠州基地,成为“立足大亚湾、辐射粤东片、服务华南地区”的应急救援基地。 与此同时,废水废气废渣“吃干榨净”循环利用,在大亚湾石化区并非新鲜事,企业之间“隔墙供应”已成常态,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高达85%。如中海壳牌公司有一根管道直达惠州凯美特气体公司,收集的石化废气通过压缩、分离和净化等严格流程,最终生产出高纯度的食品级二氧化碳,可应用于饮料、食品保鲜等领域,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得益彰。 为实现石化区链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大亚湾制定“招商图谱”,抬高门槛精准招商,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投资占比近九成,基本建成“优等生俱乐部”;企业利润高位高速增长,虽然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化工品市场不景气,但得益于大亚湾石化企业创新提质发展,2015年石化产业利润增长259.5%,2016年增长170.9%(利润总额99.2亿元),2017年1~7月增长22.4%(利润总额60.3亿元)。来源:今日惠州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