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策大亚湾丨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发力高质量发展
“‘问·策大亚湾’系列报道让我们用新的视角审视和看待我们存在的问题,视角独特,问题犀利,对策精准”“‘问·策大亚湾’系列报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独特的视角、宝贵难得的机会,让广大读者深入细致地打量认识大亚湾这片承载着国家使命、广东战略、惠州梦想的热土”
“系列报道全方位剖析了海洋产业结构的不足和弱势,提出参考性很强的意见建议,值得区各部门深入再调研”……
“牢记使命 竞逐一流·高质量发展县区行”第六站日前走进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惠州日报》推出了“问·策大亚湾”系列报道,聚焦大亚湾发展深层次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与对策,在大亚湾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该区广大干部群众认为,系列报道对大亚湾进行了深层次的“叩问”,并对发现的问题开出了“良方”。
接下来,大亚湾全体建设者将围绕大亚湾高质量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肩负起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重要支撑区的责任担当。
系列报道为大亚湾找准前行方向
激发全区干部群众逐鹿世界的雄心
“‘问·策大亚湾’系列报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独特的视角、宝贵难得的机会,让广大读者深入细致地打量认识大亚湾这片承载着国家使命、广东战略、惠州梦想的热土。”大亚湾区国土资源分局干部戴丽娜诚挚地说,备受瞩目与期待的“牢记使命 竞逐一流·高质量发展县区行”活动终于在10月中下旬走进大亚湾,《惠州日报》刊登的“牢记使命 竞逐一流·高质量发展县区行”系列报道满怀热忱与期待地为大亚湾“把脉问诊”“开方抓药”,使大亚湾找准高质量发展的前行方向,激发逐鹿世界的雄心,点燃了全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坚定砥砺前行的信心与决心。
作为一线的基层公务员,能够在大亚湾这片热土上奋发作为,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戴丽娜坦言,在她看来,当前建区26年、正值青年的大亚湾,正面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举全省之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重大机遇,期待大亚湾乘着东风,扬帆起航,竞逐世界。
作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山海统筹发展的重要一极,期待大亚湾在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上下功夫,在提升城市环境、教育质量、医疗水平上着力,真正促进城市形象风貌、基础设施配套等“面子”“里子”双提升,打造具有大亚湾特色的幸福湾区。
“‘问·策大亚湾’系列报道让我们用新的视角审视和看待我们存在的问题,视角独特,问题犀利,对策精准。”大亚湾石化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崔志远对系列报道竖起了大拇指:“希望这样扎实的采访活动能再多一些。”
“不回避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发展。”作为服务石化产业发展和石化区企业的一线工作者,他对大亚湾石化产业的问策报道尤为关注。“尽管大亚湾石化区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实力在国内首屈一指,但依然存在不足。
系列报道‘问’的部分直指大亚湾石化产业发展的不足与症结,为接下来石化产业对标世界一流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有效的措施。”
石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应从“做大做强”转变成“做精做强”
在崔志远看来,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是省、市交予大亚湾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区委、区管委会对此目标明确,步伐坚定,他作为石化区建设与发展的排头兵,倍感荣耀。
他建议,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首要任务便是建设国际一流的产业规模,坚持发展“大炼油、大乙烯”这一核心,加快建设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科学谋划和加快推进惠州炼化三期项目(含中海油炼化三期、壳牌三期项目)落户,早日建成投产;同时,要构建国际一流的产业结构、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载体、打造国际一流的安全环保、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配套。
“系列报道系统分析了大亚湾石化园区发展的‘拦路虎’,挤压着石化园区的发展空间。”大亚湾区安全生产顾问张元程在认真阅读系列报道后建议,未来大亚湾石化区的发展方向,应从“做大做强”转变成“做精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他看来,大亚湾石化区当前要突出企业结构调整,夯实园区可持续发展基础。如对于落后产能的企业,可以实行与优势企业的“拉郞配”,或者劣势企业的“腾笼换鸟”等双赢模式,形成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可能发生的石化突发事件,其危害和后果同时影响着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环保,自然会同时引发公众的关注。各监督管理职能部门,宜针对大亚湾石化区这一客观事实,对于共性化的监管,可实现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减少对企业检查的次数,提升对企业检查的质量,创新监督管理模式。
“作为一个扎根大亚湾的居民,我每次晚上驾车驶过北环路时,都会被化工园区星光点点的景色所吸引,我希望这些景色让更多的人看到,发现石化区不一样的地方。”
市民周丽兰一篇不落地认真读完了系列报道,她表示,大亚湾经济的迅速崛起与石化区的发展壮大是密不可分的。大亚湾化工园区的综合实力跃居“中国化工园区30强”,正朝着世界一流石化基地迈进,随着石化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大亚湾区的经济水平将迈上新的台阶。
但当前许多外来居民的认知有一个误区——石化区便是危险地带,她建议大亚湾能结合经济发展,发挥产业聚集的优势,开发石化旅游观光业,如组织“走进石化园区了解化工知识”“石化区亲子学习体验游”等,让众人在欣赏石化区美景的同时,还能了解大亚湾石化园区的安全性、环保性。
做大做强石化产业的同时
加强城市基建配套盘活海洋经济
刘治中是澳头移民搬迁村的村民,他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村里担任村干部,建设家乡造福乡梓。如今的岩前村,已经是一派欣欣向荣,村民生活安宁幸福。作为见证和亲历大亚湾城市发展变迁的他,对大亚湾的感情尤为深厚,对大亚湾的发展尤为关注。
“这组‘问·策大亚湾’系列报道采访扎实、总结透彻,让人在深刻剖析问题的同时,也倍感振奋。”他希望,大亚湾在产业奋进的同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在市民关注的医疗卫生、教育交通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如幼儿园、小学、中学、图书馆、科技馆等一系列教育体系的基础设施,为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更优的环境。
“系列报道全方位剖析了海洋产业结构的不足和弱势,提出参考性很强的意见建议,值得我区各部门深入再调研,提出更实、更好的策略,真正把海洋资源盘活起来、整合起来,全方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亚湾区海洋与渔业分局办公室主任黎文辉表示,应该要将发力点聚焦在第三产业,特别是滨海旅游服务业、海洋生物科技服务业、深海养殖业等。
海洋的发展瓶颈就在保护区,海岛、海岸、深海都用不起来。比如三门海域,从技术角度看,发展深水网箱养殖还是很不错的,但该海域属于大亚湾水产资源保护区核心区范围,深海资源没有用起来。
大亚湾区旅游局工作人员林美菊认为,“问·策大亚湾”系列报道关于海洋产业经济的报道做到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把大亚湾海洋经济的优点和弱势、现状和困难以及对策都比较详细地报道出来了。
大亚湾滨海旅游资源禀赋优良,希望上级能重视旅游发展,重视民生保障,把相关配套设施搞齐全,吸引大项目落户。因为大亚湾的“星星”都有了,就是少了“月亮”,“月亮”就是旅游大项目,一个成熟的旅游度假区或者是旅游主题乐园。
来源:惠州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