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区市场监管局:下“笨功夫”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随着大亚湾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的推进,食品安全成为该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一件大事。据了解,大亚湾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呈现点多、面广、变化快、持续增长等特点。如何有效提高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切实保障学生食品饮食健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监管纳入日常工作当中,用“笨功夫”磨出显著成效。经过整治,该区学生家长广泛从关心孩子的食品安全问题向关注学生饮食营养搭配转变。走访校园周边少有流动商贩
走到澳头妈庙河畔,可容纳4411人的大亚湾金澳中英文学校映入眼帘。“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重点在中小学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从校门口沿着河岸走到路口,是过去食品经营单位及流动食品商贩的聚集地。”在走访过程中,该校校长李绮平告诉记者,由于校门口人流量大,且有保安疏导交通,没有出现商家与摊贩在此处滞留买卖的现象。而根据她的观察,从校门沿着河岸走两百米,以新澳大道妈庙路口为终点,这是最有可能出现“垃圾食品”的地带。
记者连续3日不定期在该地带观察,仅在最后一日发现一个贩卖冰糖葫芦及棉花糖的流动商贩出现。“你也能看到,从放学到现在,只有三两名学生来买东西吃。”小摊贩吕先生说,他偶尔会来这所学校周边碰碰运气,可倘若生意一直如今日这般冷清,他会考虑放弃这个行当,设法另谋其他出路。
成效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为何学生不爱在路边买零食了?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随机采访了一名学生小蔡。“老师叫我们不要买路边的食品。因为这不仅会导致拉肚子,还会对身体其他方面造成不好的影响。”小蔡说。
上述走访所见景象,折射出大亚湾校园周边食品监管的特点——执法宣传两手抓。
在监管层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与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疫情防控工作相结合,以网格化监管为抓手,由3个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全面摸清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底数,全面掌握校园周边食品经营主体情况,并建立经营主体花名册,压实主体责任,突出从严执法,随机抽查。在宣传方面该局开展多种形式宣传工作,不仅联合区宣教局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还以开展座谈会、入户上门、发放食品安全法律宣传页等多种形式,提高商户食品主体责任意识。据统计,整治期间,该局共发放宣传单张200余份,行政约谈87人次。
为提升调查的准确性,记者还分别前往数所学校及相关机构进行实地调查。西区第一小学副校长黄梦熊介绍,近年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力度大、监管次数多,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成果显著;光亚小学周边午托班朱老师告诉记者,近年来,学生食品安全意识逐步提高,这与校内老师的日常教导、校方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及相关执法部门的日常监管息息相关。
该小学周边一副食店经营者谢女士说,执法人员平均每月会到学校四周检查3~6次,这对流动摊贩起到震慑作用。此外,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也进一步规范了经营者的市场行为。大亚湾卓美幼儿园园长陈小钊说,得益于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有力,学生家长广泛从关心孩子的食品安全问题向关注学生饮食营养搭配转变。
措施以问题为导向提升监管水平有效提高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有何诀窍?
一方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监管纳入日常工作中。
大亚湾区有获证各类中小学(含幼儿园)41家,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117家,其中食品销售单位86家、餐饮服务单位31家,整体监管对象呈现点多、面广、变化快、持续增长等特点,监管难度可想而知。
社会综合治理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做出来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朱云波告诉记者,经过多次召开工作部署会议,该局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全年度的专项监管工作常抓不懈,坚决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该局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出动执法人员135人次,检查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117家次,抽检食品118批次,发出监督意见书117份,规范整治23次,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经营单位严厉处罚,并通过采取加强宣传、责令整改、规范整治等举措,提高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
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不断修订完善整治方案。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大亚湾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受利益驱动,校园周边售卖“五毛食品”“一元食品”的现象仍然存在。在执法过程中,该局发现,抓一下好一阵,一段时间缺乏监督检查就放松自我监管的状况仍然存在;个别小餐饮店加工环境、卫生条件间接性不合规,出现乱搭乱建等问题。
接下来,该局将根据存在的问题落实食品安全员制度与健康管理制度,督促经营方落实主体责任,配齐配好食品安全员,及时跟进检查指导食品安全员工作,确保经营单位自主监管落在实处。
来源:大亚湾发布,采用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