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将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助力惠州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
当下,深圳迎来了“双区”建设、综合改革试点等国家战略,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对深圳交通运输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重大机遇。 近期,深圳已经积极开展深莞惠跨市地铁和城际铁路建设,力争到2035年与湾区中心城市实现半小时直达。今年深圳“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到2025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7000万人次,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3300万标箱,地铁运营总里程超过600公里,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达81%。 多位深圳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对深圳城际交通、港口物流、智慧交通、轨道交通提出了各自的建议。赣深高铁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正在形成。这是赣深高铁仲恺站施工现场。
铁路枢纽 东西贯通、南北终到、互联互通 根据深圳交通“十四五”规划,深圳交通设立了六大任务:一是打造畅通双循环的全球交通战略枢纽;二是建设高效集约的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三是共建品质宜行的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四是构建多网融合的品质公交服务体系;五是打造数字驱动的智慧交通新基建样板;六是探索超大城市交通现代化治理新标杆。 如今,深圳已成为国家铁路公路枢纽,“东西贯通、南北终到、互联互通”铁路格局确立,深汕铁路、广深第二高铁、深肇铁路、深南铁路等纳入国家规划,深惠、深大、穗莞深南延等城际线路纳入近期项目;穗莞深城际机场以北段建成运营,赣深铁路、深茂铁路、深中通道、深汕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正在形成。 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今年交通任务是,开工建设深惠、深大等城际铁路,推进深汕高铁、深茂铁路、轨道交通11条线路等建设,建成赣深高铁;开工建设望海路快速化改造等工程,推进深中通道、机荷-惠盐高速改扩建、皇岗路快速化改造等在建工程;加快机场三跑道、盐田港东港区等项目建设,建成机场卫星厅、小漠国际物流港一期工程。 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表示,赣深高铁将增加深圳未来纵深,提高深圳扶贫能力,同时建立深惠河一小时生活圈,河源惠州均受益;深茂铁路,打通粤西到深圳的通道。深圳铁路运输过去不发达,向西向北打通铁路联系至关重要,而且能够带动经济发展,打造深圳一小时生活圈。 城际交通 发展大湾区城际公交 去年8月,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交通强国建设深圳试点方案,区域交通一体化是深圳交通强国城市范例建设的重点,也是市民关注的焦点。 根据建设方案,深圳将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探索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快线、城市轨道干线、中小运量等多层级一体化运营管理。至2035年,深圳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核心区基本实现枢纽间半小时直达。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政协委员张东辉建议,由深圳市牵头,以深莞惠同城化公交建设为试点,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城际公交,大力推动深圳都市圈公交同城化。 关于深惠城际轨道交通坪地段,市人大代表丘伟兰提出建议,高架应改为地下敷设。她认为,一是采取高架敷设方式与市委、市政府对国际低碳城最新发展定位不符。二是采取高架敷设方式将大大增加拆迁量和拆迁难度,项目建设周期难以保证。建议市有关部门将深惠城际线坪地段改为地下敷设方式,着力将深惠城际线打造为造福一方、助力推动低碳城实现更好发展的交通线,成为一条符合群众意愿、广受群众点赞的民心交通线。 空港物流 建深盐第三通道,打通东部交通瓶颈 如今,深圳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逐步成型,国际综合枢纽功能初步显现。深圳港成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枢纽港,被评为“全国服务最优集装箱港”,国际班轮航线241条,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深圳港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达2655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2.65亿吨,实现V形复苏,在全球六大集装箱港口中排名第四、增速第二;深圳机场旅客2020年吞吐量达3792万人次,国内客运业务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货邮吞吐量达140万吨、逆势增长9%,并在12月创出历史新高,实施“客改货”等措施,国际货运业务同比增长30.8%,客货吞吐量均在国内机场中排名第三。 据介绍,由于盐田港承担了珠三角78%的出口货物,大量的出口货物依赖道路运输抵达盐田港,而集疏运体系不健全,客、货运混行,给盐田港周边的交通带来沉重负担。基于此,深圳市政协委员梅春雷、夏俊等提出建议,建设深盐第三通道,打通东部交通瓶颈。他们认为,通过推进深盐第三通道建设,坪山区通过坪盐通道组织前往市中心区的交通将更加顺畅,从一定程度也可以缓解东部过境和中心区纵向通道的交通压力。来源:惠州日报 采用旨在分享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