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
学了《胡同文化》一课后,我回想起了北京之旅行的确点点滴滴。去北京,少不了要去长城啊,故宫啊这些“大点”。但胡同也是北京特色之一,这个“小点”也别有风味。虽然时间有限,没有仔细地去品位,但短暂地穿梭于胡同间,就能领略到胡同文化这个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课文中提到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胡同间的三轮车夫都吆喝“东去”,“西去”的。我见过,还把我下了一跳呢。我去恭王府(恭王府在胡同里),进门前走到附近买了两瓶矿泉水就迷路了,走不回去拉了。问了一下路。老大妈说:“就在那边啊,咯,你往东边走,在绕向北边,走过两个岔路口往西一拐弯就到是了,很近啊……”很近?天啊!
还有“各人自扫门前学,修他人瓦上霜。”也是的。我们一进胡同,东绕西绕地,除了临街有卖东西的和几个下象棋的人外,家家户户都是大门紧闭。也许是那时天天热了吧,但胡同里有书,还是蛮阴凉的。我总感觉大家是不是“避暑”去了,总是看不见几个人影。这还真是“胡同一奇”啊。
听导游说,现在北京在规划,胡同要拆迁,不用过多久就会消失,而万丈高楼会来代替现在的胡同。我不免感到一丝伤感。
胡同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是北京的一绝,跟故宫,长城是一样的啊。它也是北京,北京人,北京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为什么要因为席卷而来的商潮而拆掉呢?因为有胡同,才有独具一格的北京;因为有胡同,才有那独特的北京人。有人认为北京人就是住在胡同里,才有那些封建、愚昧、守旧、阻碍历史发展的消极思想,而且胡同又低矮,“占地方”,拆了有什么不可以的。但即使有这些缺点,胡同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应该受到尊敬、理解,至少要保护或着保留一部分。同为古居,“名人故居”就保护,老百姓住的地方就要拆?哪的话啊?
愿胡同能“开放”一点,能在北京“长住”下去,给多的人以快乐、回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