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
我在父母的膝下,是长子,居于“孟”的位置。身为长子,自然比弟弟妹妹们更多了一份责任和权威。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很讲究长幼有序、忠义孝悌的国度里。老大既是同辈中的拍板者,也是父母委托事情的首选人。
我一直为身为长子而沾沾自喜,倒不是可以以此身份来压制弟弟妹妹们,而是可以以身作则来影响他们。这长子和次子的次序,完全是命运注定的事,遵从的规则是先来后到。先来为孟,次来为仲,接下来的是叔、季等。即使是同日出生的双胞胎,但谁先出娘肚子谁就是老大,哪怕先出来几秒钟,那“孟”的位子就是他(她)的了。
这长子比起其他孩子,对父母来说,有很多的特殊性。最重要的,他们是父母融合后最初感觉到的生命体验,包蕴着从未有过的慌乱、紧张、惊喜、疼痛;也是所有子女中最早接受父母最初那有些笨拙但全心的爱抚、呵护。这样的幸福是弟弟妹妹们所无法享受到的。
当然,当长子的并不一定比弟弟妹妹们强。尽管很多东西可以用“后来居上”这样的成语来形容,但那只适用于你的学业、你的成就、你的官职,无论如何荣耀、如何显眼,还是无法摆脱一个“后”字,毕竟那些东西都是后天才有的,而次序讲究的是先来的就是先来的。
当长子的,还有这样的自豪,那就是对弟弟妹妹们多少还是有影响力的。老话说的好:旗头正,旗尾直。
不过,看了这样的一篇文章之后,这种自豪感大受挫折。甚至对那个时期成为长子的命运,有一种极度的惊恐。这文章就是张素凤在《文史知识》(2006年第4期)上发表的《“孟”字的文化意蕴》。他从“孟”的字形分析这长子的命运。《说文·子部》上说:“孟,长也”;孔颖达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由此看出,“孟”与“伯”同义,用来称呼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一者。
《汉语大词典》列举了“孟”字在不同时期的十二种字形,除了《说文》古文之外,都是由“子”和“皿”成上下而组构的。“皿”是什么东西?是一个盛食物的容器。“孟”的金文字形就像器皿中盛着小孩。如《父己孟觚》等中的“孟”字,就为一小孩在皿中之形。如果仅仅只是一种想像也就罢了,但这个字偏偏又是个象形字,古代的象形字是非常形象的。众多的专家对当时的风俗进行了认真而执着地研究,认定远古人类有食子之俗。由此,“孟”的字形蕴涵着远古食子的文化信息。这个信息让生活在文明时代的我们触目惊心,我看这篇文章时,感到了脊背发凉、冷汗直冒。在哀鸿遍野、饿殍满地的年代,食人的现象时有发生,也有吃小孩的情况,但往往是“易子而食”,是一种不得已的悲哀。
但在远古时代,低下的生产力和愚昧的世界观,食人的事成为了常有的事,比如部落之间交战后,俘虏有部分是要被吃掉的。但吃自己的孩子而且还是长子,就难以理解了。我不是文字和历史研究者,对“孟”的字形和内涵,看了这篇文章后,除了惊怵还是惊怵。但对为什么“食首子”,却从这篇文章中找到了答案。
文章摘录了相关的历史文献,我也照搬照摘。比如《汉书·元后传》“羌胡尚杀首子,以荡肠正世”;《墨子·鲁问》“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桥,其国之长子生则鲜(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太平寰宇记》中有关贵州风俗条也记载,乌浒之夷“男女同浴,生首子则食之”。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原的汉族也有“弃首子”的现象。古代文献中这样的记载并不鲜见。比如:周祖后稷、徐偃王、高句丽王朱明、楚令尹子文、乌孙王昆莫等,都有出生后被遗弃的经历。在《史记·周本记》中,就记叙了周朝的始祖后稷被父母抛弃的事情。屈原在著名的《天问》一文中,就提出了质问:“稷为元子(即长子),帝何竺(毒)之?”
原因竟是出于“首子”血统的纯正度。风俗从来是当时社会多元因素的综合,而这“食首子”的风俗,和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的婚姻形式密切相关。在这时期里,先后出现了“男女杂交的血婚制”、“伙婚制”、“对偶婚”等。这些形式的最大特点就是群婚和杂交,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而随着男人在社会的地位日益提高,在生产过程中渐渐占据了主导的统治地位,母系社会开始转向父系社会。而开始主宰一切的男人,为了保证他的利益不受侵害,很看重女人的贞操。这贞操不能用现代的理念来解释,因为后来的贞操更多地被畸形的道德所困囿,而在远古,目的很明确,就是确保是私有财产继承的正统。
而那个过渡时期,判断一个孩子是不是这个男人所为,不可能有“DNA亲子鉴定”这样的科技手段。男子对女子婚前贞操产生的不信任,也就对第一个子女(不论男女)血统产生怀疑和否定。我对此也觉得不可理解,处女膜和十月怀胎就足以消除这样的误解,但后来想想,我们必须站在远古人的角度,用很愚蠢很极端的思维去想,那肯定就是这样的结论了。因此,“首子”凶多吉少。无论是“杀首子”、“食首子”还是“弃首子”,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东西,成为了共同遵守的行为。
任何文字的创造都有最初的意思,一个“孟”字的造字理据让我惊怵。作为长子,竟有过这么的一段可怕的阶段,而那时的母亲(不知道谁为父)也没有现在的母亲表现出爱子如命的意识(或许有但根本不敢表现)。长子无疑成为了风俗和社会的牺牲品,成为男女不平等的证明和悲剧。一妻多夫、混乱杂交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革,被淘汰被取消,但后来父系社会出现的一夫多妻、三妻四妾,难道就是平等吗?
进入父系社会之后,出于保证子女出自自己的血统而出现的杀、食、弃首子的现象,渐渐消失。首子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也突显而起,尤其是男孩。在皇家,“废长立幼”是一件大忌的事,除了特殊情况出现,长子就是铁定的皇储了。而在民间,长子也同样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在封建社会里,分家产,长子就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则由其他兄弟均分。
长子毕竟是同辈中的老大。从他出生伊始,就注定了担负着比弟弟妹妹们更多的家庭责任,如果父母不在了,就有“长兄为父、长姊为母”之说。曾经看过反映平民百姓生活的电视剧《大哥》和《大姐》,被那大哥和大姐深深感动,他们忍辱负重,他们咬牙撑起一片天。我们看到了长子对家庭的奉献;看到了长子对父母的孝顺;看到了长子对弟妹的呵护;也看到了长子对社会的责任。
我身为长子,就要认认真、扎扎实实地做好长子。这不仅是在为弟弟妹妹们做出榜样,也是在为下一代做出榜样。
如今,实行了计划生育,国家提倡一对父母只生一个孩子。尽管现在的很多孩子没有兄弟没有姐妹,但他(她)毕竟是长子,是父母唯一的希望和寄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注定了这个长子将得到更多的呵护,但也注定了这个长子今后会有更多的重任。凡事都得他(她)自个扛着,因为,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来帮助分担的。
一个人要撑起一个天,这就是现在社会中的长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