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幽默的悲哀
中国人缺乏幽默与幽默感,这使得我们的生活显得过于严肃与正板。我们总是那么正而八经、不苟言笑,工作、学习、开会与到夜总会去“放松”有严格的界限。而有幽默感的外国人可以时时刻刻享受幽默带来的愉悦而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却并不影响他们办正事,甚至办事效率更高。问题是我们的“放松”也并不是幽默,只不过是一种滑稽与搞笑,而笑过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幽默则在令人发笑的同时还发人深思。这也是幽默可以随时存在而滑稽与搞笑只能属夜总会的原因。可见幽默比搞笑高了一个档次。
几乎所有的美国总统都有他的幽默故事。好比里根总统,甚至在遇剌后进医院抢救之时都不忘幽默一下,在人们将他推进手术室的当儿这位总统对医务人员说:“但愿你们都是共和党!”而医务人员也不是呆痴地向总统表忠心,也都幽默地说:“请总统先生放心,我们发誓,我们至少现在都是坚定的共和党。”
好多年前看过一个南斯拉夫的电影《爆炸》,里面主人公托马的幽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托马是位救火的英雄,他最后为抢救国家财产与人民的生命牺牲了。这种题材的电影在我们这里,导演肯定会让他在各个紧张的救火阶段讲一些英雄才能讲出来的豪言壮语。但这位英雄却是在大火熊熊燃烧,船只就要爆炸的时刻不忘取乐一番,边哼小调,边用脚击节打拍,做着怪脸,好享受的样子在火上烤面包吃。
这样的境头好像和当时的场面不太协调,但细一想,它反映的却正是我们要反映的“革命乐观主义”与“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因为当时的火已不存在“救”的问题,托马的任务是指挥救援人员将船拖到一个安全地点去爆炸)。只是人家是在玩笑中体现,而没有幽默感的我们就只能死板地去表现,让当事人敢快抓紧时机表态,赶紧讲一些高境界的大话。当然,这也绝非导演杜撰,生活原形就是这样子,中国人的思维决定他们在这时不可能将火灾的火当成煮饭的火来烤面包,倘若是这样,那无异于幸灾乐祸,于英雄形象将大打折扣,搞不好还会怪你救火不当,要追究责任呢!
我们电视中的坏人一个个凶神恶煞,他们即使笑也是狰狞的笑,但外国的绑匪也“幽默”。最近看了一个美国片子《绑匪与小鬼》,两个绑匪到一栋别墅去绑架一个小女孩,在惊慌中将小女孩燃起的油灯打翻在地,乃至引起了大火,其中一个绑匪居然问另一个绑匪,说是要不要打911(他们的火警电话)?而在一个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山坡上,一个绑匪居然如此感慨:“啊,我真讨厌这大自然!”这骇世之语不由得人不笑,因为他绝对是世界上惟一一个讨厌大自然的人。
卓别林在表演总统演讲时将裤子扯开往里面倒水,按理这是一个不雅的动作。但观众不但能够接受,甚至觉得这对某些政客不只是讽剌,简直是咒骂,很过瘾。而相形之下,我们的一些搞笑,非但不让人觉得好笑,而且还让人觉得下流、低级趣味,有的甚至让人感到尴尬与无地自容。比如大兵与赵卫国的一个相声,大兵说赵卫国如何如何好色,赵不但不反驳,反而做出各种让人作呕的下流、猥琐表情,说有一次和年轻的女秘书约会,女秘书约他到家里去,到了女秘书家里,女秘书又要他到她的闰房里去,而且她的房间里没开灯,赵就如何如何惊喜地进去了。可这时,突然房间里灯火通明,原来全科室的人都在,是为这位女秘书庆生日。但是赵卫国说他出丑了,因为他是脱得精光进去的。这就是中国的所谓笑星与相声,不说诲淫,至少应该说是流氓说相声吧?
这,就是幽默与不懂幽默的差异。
如果我们再在酒宴上听听那些有头有脸的官们津津乐道的浑段子,我们就会知道“严肃”的时候与“放松”的时候中国人的“志趣”相差有多大,从而惊叹一个民族缺少幽默感有多么悲哀!它不只是使我们的生活乏味、工作枯燥,也让人变得毫无情趣。还使得人在“严肃”与“放松”时判若两人,简直是两副截然不同的嘴脸。
而令人痛苦的是正如京剧的变脸,人的两副脸中必定有一副是装出来的。那么究竟是“严肃”的人装“下流”,还是“下流”的人装“严肃”呢?答案当然是后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