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发表于 2010-7-20 10:40:15

“鬼才”出深山——记贾平凹的故乡

台湾作家三毛说自己今生阅读三个人的作品在二十次以上,一位是曹霑,一位是张爱玲,一位就是贾平凹了。以致于平凹的故乡,成了她的“梦魅”。
  平凹笔下的商州,泛指商洛地区, 位于秦岭东段南麓,东南鄂土,西北关中,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有秦之雄,楚之秀。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历史上李自成在这里屯兵养马,红军也来这里休养生息。
  我去贾平凹故乡,还有一个原因。朋友讲:“之所以成为大作家和出身太有关系了,雪芹家的荣辱那可是随皇权争斗起伏的;张爱玲是李鸿章的外孙女,5岁就开始在自家图书馆翻看各种版本的《红楼梦》了。”
  “那农民的儿子贾平凹呢?”
  朋友回答说:“他家风水好,村前老庙有个魁星神像,掌管着文曲星下凡,手中拿着笔,毛笔尖恰恰指向了贾平凹的老宅。”
  出了商州市区,依然是连绵不断的青山。秦岭终年积雪和丰沛的雨量汇流形成的众多河流之重要一支─—丹江就在眼前,河水清澈湍急,班车顺着河道在川道蜿蜒前行。大概有二十公里的路程就到了丹凤县棣花镇。
  离国道百米处,丹江环绕、林木掩映中北方一个极普通的村落,就是贾塬村。水泥板的平房和老瓦房混杂,印象深的是房前屋后都有核桃树、梧桐等多的叫不上名来的大树,叶子硕大油绿,桠枝横斜逸出,遮荫蔽日,山风徐来,阵阵清爽。 
  一个狭窄的巷子深处是平凹家。用石头砌成的外墙靠路边,房屋座北朝南。门外是柿子树和两棵高大的榆树,小院子中有梨树。正屋是三间白墙黑瓦老屋,相似韶山的农舍。正屋的两扇木板黑门挂锁,从门缝往里看,左边有偏门,隔出一间小房间。正对门的中堂挂着“寿”字,对联写着:笑三声长寿,乐一回增寿。右边房间墙壁上依然是字画,书写“云鹤”,对联:松龄长岁月,鹤语忆春秋。
  看门的老头刚下地回来,蹲在墙角端着碗吃午饭。老妇边打扫院子边说:这老屋是平娃一家人原来都住的地方,东面的小二层楼,是80年代末平娃的弟弟盖的。前些年平娃的母亲住老房,孩子们经常回来。自从平娃把母亲接到西安住后,只有平娃到商州顺路回家转转看看罢了。
  小巷尽头陡坡下是很大一片河床地带,山区的人不会浪费这难得的平整土地,庄稼蔬菜、鱼塘荷塘,密密实实。紧临河床的东街有古庙,北面青山做背景,两座风格迥异的庙殿对峙,剑拔弩张的气势在中国很难再找一例。西边的二郎庙是金国1211年建的,以庙为碑与南宋划界。阁谢如剑,一展金人尚武和傲慢的神态。汉人或许认为只有威武忠义的关公可与神勇的二郎神一较高下,乾隆年间在东面建关帝庙,呈马蹄形,精巧又不失虎威。
  一位卖香的中年妇女热情充当讲解员,说平娃的母亲虔诚信佛,烧香的时候就抱着平娃。他从小在这庙殿院子玩耍,沾了佛光。如今方圆百里,谁家孩子念书念不进去,父母就来这里烧香拜佛,可灵验了。
  庙前面原来有一个魁星阁,阁楼前是有魁星神像的,文革期间全烧毁了。站在这里比划,即使神像在,那手中的笔尖是如何也指不到塬上平凹的旧宅。
  村子南面是丹江,丹江的水清冽,成群的孩子赤身在水中嬉戏,水中不时有黑压的鱼苗溜走,石头缝隙间笨拙的螃蟹在探头探脑。丹江南岸是秀丽的山脉,挺拔高峻,人迹罕至,可以想象那里有野狼的出没。路过的老头很有学识,见我望山出神,就近身指点。说对面的南山叫笔架山,可以看出最顶端的山脉起伏,一连三个,形如古用笔架,一道山梁又恰似一杆毛笔架在其间。紧挨笔架山的一座山峰很平整,如同写字作画的桌面。笔架山在靠前是虎山,前面临江的叫马蹄岭,古代设置着烽火台,如遇敌兵点狼烟会从秦岭传越直到长安。
  丹江最终流入长江,属于江南水系。村子西街至今保持完整的硬板房商埠及离这里不远处的清代“船帮会馆”遗迹都见证了水运为主年代棣花镇作为重要驿站的繁华。
  平凹把商州写得清新而又幽怨、古朴而有美丽,似梦似幻而又非梦非幻。上至远古,下迄当代,无论传说,还是民俗民情,笔下都有反映。商州是他的艺术领地和根基所在。他说:“商州的故事是我终生也难以写完的,如果有一段时间目光投向了别处,商州仍是背景。”
  平凹每两三年、甚至一两年就有一部长篇问世,散文、书画作品更是不间歇,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使人惊叹。作家孙犁曾说:“……他的作品产量很高,简直使我惊讶。他是把全部精力、全部身心都用到文学事业上来了。他像是在一块不大的田园里,在炎炎烈日之下,或细雨蒙蒙之中,头戴斗笠,只身一人,弯腰操作,耕耘不已的农民。”
  如果说家乡的青山秀水赋予了平凹一点灵气,那他艺术生命大树常青的秘诀更在善于汲取水份,把根深深地扎入厚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鬼才”出深山——记贾平凹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