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扩容的传闻多年来不绝于耳莞惠某些区域并入深圳的猜想更是频频流传如今,放眼全国“大哥带小弟”的都市圈同城化大潮席卷而来首都都市圈、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方兴未艾 深圳也正在换一种方式“扩容”
5月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外公布了《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其中“点名”广东五大都市圈——科学制定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
广州、深圳等都市圈的目标任务:1、构建协同发展机制 2、促进都市圈内中心城市与周边城乡同城化发展3、率先推动统一市场建设4、基础设施一体高效5、公共服务共建共享6、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7、生态环境共保共治8、增强都市圈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9、全面提高都市圈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城乡融合水平就在前几天,深圳市发改委在今年工作计划中提出,加快推进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协调莞惠河汕四市共同参与。消息甫出,引发各界关注。
5月9日,有关机构从惠州市发改局独家获悉,去年底,深圳市方面曾组织团队到惠州市专门开展有关深圳都市圈规划的调研。按照计划,莞惠河汕将纳入深圳都市圈规划。
另一个现象,也侧面印证深圳正在加速向外延伸。近日,深圳市对5条城际铁路开展勘察设计招标,其中有3条(深惠城际、深大城际、深汕高铁)直接联通惠州。
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组CP”,打开无限想象空间。
一个是国际大都市,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个是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正瞄准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深圳+惠州,在都市圈时代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惠州“融深”将迎来大爆发?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等多名受访专家表示,深圳都市圈的建设,将可更好地发挥深圳先行示范区的龙头作用,加快辐射带动周边的惠州、东莞等地。
都市圈时代来了 广东多次“点名”五大都市圈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悄然迈向都市圈时代,同城化浪潮奔涌。除了首都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厦漳泉、苏锡常、济南、成都、宁波、青岛等大大小小的都市圈层出不穷,众多新老CP在区域竞合的新赛道角逐。
时间回到去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现代化都市圈时代正式开启。其中明确提出目标,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在此前广佛肇经济圈、深莞惠经济圈、珠中江经济圈的基础上,五大都市圈呼之欲出。
实际上,此次并非广东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制定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
去年11月26日通过的《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提出,强化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与汕潮揭、湛茂都市圈联动发展。
今年1月,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圈建设,并提出建设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都市圈。《广东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也提出,编制广州、深圳、汕潮揭、湛茂、珠江口西岸等都市圈发展规划,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制图:钟仁敏。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表示,在深圳都市圈中,惠州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土地资源丰富,空间很大,有自己的优势产业,生态环境也非常好。惠州可以强化与深圳强化交通互联,不断提升城市功能。 城际铁路将加快深圳都市圈建设。鲁力 摄 “C5战队”集结 莞惠河汕将纳入深圳都市圈 专家认为,以深莞惠河汕组成的深莞惠经济圈(3+2)产业底子好、创新实力强、合作前景广阔。有研究报告显示,深莞惠都市圈的发展潜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都市圈、北京都市圈。 早在多年之前,就有专家建议深莞惠经济圈(3+2)升级为以深圳为龙头的C5深圳大都市圈(C5即City Five),向纽约、东京、伦敦等大都市圈看齐。 近年来,在“双区驱动”背景下,从中央到广东省,频频点名“深莞惠”。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这为深莞惠合作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惠州市区。梁维春摄 今年4月28日,深圳市发改委提出,加快推进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充分借鉴三大世界级湾区发展经验,协调莞惠河汕四市共同参与,合理确定都市圈发展重大任务举措,助力河源、汕尾融入大湾区建设。” 这并非官方首提深圳都市圈。 2月28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文件中提到,加快编制深圳都市圈规划,推动深莞惠联动发展。同一天,国家发改委在《都市圈协同防疫抗疫联合复工复产双见效》的信息稿中也明确提到了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 从“深莞惠经济圈”到“深莞惠都市圈”,再到“深圳都市圈”,名称微妙变化背后有何考虑?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这几个圈的内涵应该差别不大。但深圳都市圈,既突出都市圈中各个城市的相互融合,也突出深圳的中心城市地位,有对标东京都市圈、纽约都市圈的意味。 多条轨道交通将连接深惠。 如今,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已启动,东莞、惠州等市参与其中。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市发改委去年12月组织到东莞开展深圳都市圈规划调研。 惠州市发改局向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证实,深圳市正在牵头编制深圳都市圈规划,计划将深莞惠河汕纳入其中,共同推进一些项目。去年底,深圳曾组织人员到惠州开展深圳都市圈规划调研,调研了仲恺潼湖生态智慧区、惠东稔平半岛等。 参与建设深圳都市圈,惠州将如何发力? 今年1月,《惠州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明确,积极参与推进深莞惠都市圈建设,参与编制深莞惠都市圈发展规划。推进深莞惠产业协同合作,探索共建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与东莞合作共建莞惠先进制造业合作示范区。参与以深圳为主阵地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主动承接广深港澳等地先进产业、创新要素、高端人才的辐射外溢。同时,加强与深圳、东莞等周边城市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社会治安联合执法,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信用等互鉴共享,共同打造深莞惠优质生活圈。 制图:莫迪。 5条轨道+千万级机场 深惠将形成“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做好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主要目的和抓手是啥?1月8日,深圳市在一份文件中给出了答案——强化空间规划衔接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深莞惠协同一体化发展。 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至东莞、惠州的城际出行每天约为140万人次,预测到2035年将增长至620万人次/日,增长约5倍,跨市通勤需求巨大。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徐忠平去年12月表示,随着深莞惠一体化的推进,希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实现与相邻城市之间的1小时通勤。“由深圳主导、周边城市协同,开展深莞惠都市圈轨道一体化规划,推进一批都市圈城际铁路项目建设。我们与惠州、东莞就启动的项目已基本达成共识。”(详见《深圳市交通局副局长徐忠平:深莞惠将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在“新基建”热潮下,深圳都市圈的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提速。 近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公告,对5条轨道交通进行勘察设计总体总包标段招标。其中,深惠城际、深大城际、深汕高铁3条都直接经过惠州。这意味着,在深圳都市圈内,轨道交通“跨城握手”将成新趋势。 备受关注的深惠城际,计划起于深圳前海,经惠州新圩、莞惠城际沥林北站、广汕高铁惠城南站,终于惠州机场。这条城际铁路将有利于惠州机场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详见《深惠城际投资773亿,直通惠州机场广汕高铁》) 惠州机场。资料图 作为广东省重点打造的五大干线机场之一,惠州机场去年启用了T2航站楼,正加快推进建设千万级干线机场,将更好地服务深圳都市圈。 值得一提的是,连通深莞惠河的赣深高铁也正加快建设,在惠州设博罗北站、惠州北站、仲恺新区站。计划2021年建成后,从惠州市区坐高铁到深圳只需半小时,有望形成“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加上已运营的厦深高铁,未来深惠之间将有5条轨道交通互联(3条高铁、2条城际)。不仅如此,待广汕高铁建成后,从惠州到广州、深圳、东莞、河源、汕尾等周边城市也都只要半小时左右。 5条轨道相连+千万级干线机场加持,深惠同城,未来已来?值得期许! 专家热议 陈鸿宇。受访者供图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广东推动都市圈建设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都市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产物,是城市化的升级版。10多年来,广佛肇、深莞惠等经济圈的产业分工合作不断深化、行政壁垒逐渐削弱。但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的难题,需要省级层面统筹推动并做好顶层设计。 广东省明确提出制定各个都市圈规划、推动都市圈建设,对打破行政边界、构筑跨区域的联动协调机制,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对加快产业、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和同城化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接下来,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明确规划的原则、目标以及产业规划、空间布局、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内容,并按照规划来执行好。 深圳都市圈的陆海空交通网络完善、创新能力排在全国前列, 深圳与东莞、惠州产业分工协作较好。惠州要借助都市圈建设机遇,补齐自身轨道交通等短板,加快与深圳同城化发展。 林江。受访者供图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三大优势有助于惠州参与都市圈建设
在深圳都市圈中,惠州可以发挥区位、土地空间、产业基础三大优势,在对接深圳和辐射粤东粤北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是区位优势。惠州夹在广州、深圳、东莞之间,既可以利用广州作为省会城市在人才、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也可以利用深圳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还可以对接东莞较充裕的民间资金,吸引这些资金前往惠州投资。 二是土地空间优势。惠州在深莞惠三个城市中土地资源最为丰富,完全可以通过利用空间优势充当深圳与东莞之间产业转移的缓冲区角色。 三是产业基础。惠州属于制造业城市,同时也是对接粤东和粤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充当了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与粤东粤北城市进行无缝对接的结合部。 毛艳华。受访者供图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深莞惠要加快完善1小时通勤圈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东京都市圈就是通过轨道交通的1小时通勤空间把周边城市联系起来。深圳都市圈的规划建设,可以加快都市圈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外界看好深圳都市圈,主要是基于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大、发展快,既有量又有质;二是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强;四是营商便利度高;五是产业配套能力强;六是人居环境好。 在深圳都市圈中,惠州可以发挥自己的土地资源等优势,强化与深圳的交通互联互通。在都市圈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政府提升治理能力,做好公共交通、人居环境、营商环境、法治建设等;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要素自由流动。 张克科。受访者供图 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张克科:深圳都市圈要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
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是一个内生动力比较强的都市圈,要建立专业专注的协商机制,在城市重点项目布局以及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社区协同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议深圳都市圈通过共同基金或支持有实力的第三方机构,在几个城市建立“湾区驿站”新模式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构建新的产业合作模式、人才落地机制和地方特色服务的新业态。 在深圳都市圈建设过程中,惠州可以按深圳—惠州—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沿海经济带的大走势进行产业规划布局,特别要注重惠州湾以及大亚湾、惠阳、惠东片区的发展,扮演区域枢纽和经济走廊角色,提升深圳—汕头—厦门三大经济特区的发展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