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昆山上高端民宿颇受珠三角游客追捧。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景区景点形象
南昆山生态旅游区位于龙门县西南部,总面积120.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00多人,毗邻广州增城和从化,处于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南昆山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6.93%,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极高,平均含量每立方厘米为5000个,最高为每立方厘米13.6万个。
山上有川龙瀑布、石河奇观、观音潭、神鹰石、一线天等28处奇特壮丽景点。因其拥有优质的生态资源且北回归线正好穿山而过,还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1993年以来,先后获评“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南昆山中坪尾居民小组还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截至目前,南昆山较大型的度假村(酒店)、家庭旅馆、民宿、农家乐共359家,全区客房数4734间,床位数9097个,餐位数16142个。旅游业支撑起了整个南昆山的发展,也让南昆山成为龙门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虽然多项荣誉在身,但随着旅游业态和游客需求的改变,如果一直守着旧有旅游产品和模式固步自封,终究会因没有特色而失去市场。南昆山还是需要实现自我提升作出改变,并且把握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机遇,实现旅游的再振兴。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
今年上半年,在下坪社区中坪尾居民小组开展“勤劳金融——户户通”整村授信启动仪式上,龙门农商银行与居民代表签订了授信合同。南昆山下坪社区获龙门农商行授信1亿元,成为居民津津乐道的事情。“有了这个启动资金后,我们可以把房屋(旅馆)的外观硬件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中坪尾居民代表李斌开心地说。
记者了解到,对下坪社区开展整村授信业务,除了能够解决居民在发展乡村旅游配套产业中的资金需求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强化村民的诚实守信意识,改善信用环境和投资环境。
据南昆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资源区位优势和旅游龙头作用,南昆山在让当地村民对发展有信心、增收致富不再为资金发愁的同时,还编制完成了有关方案规划,以高标准引导景区特色建设。另外,还规范乡村旅游发展秩序,规范房屋外立面,预留旅游配套设施用地,为景区保护与发展协调并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解决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南昆山不断完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完成新污水处理厂以及10个居民小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升级中坪尾、川龙瀑布等10条景区道路,改造新游客服务中心以及佛坳、蕉坑旅游服务点。另一方面,实施“十里花路”绿化工程、入区主题公园、入城大道以及景点智慧系统建设,有序推进川龙瀑布景点栈道改造、石河奇观桥梁改造以及南昆山中心区和主干道旅游标识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整体旅游形象进一步提升。
“南昆山发展潜力巨大。”南昆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昆山正大力推动十字水三期、国华南昆山乌坭生态旅游示范区、奥动森林小镇项目、领峯星汇府、永利石河溪语5宗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形成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文旅商”产业链。同时,积极对标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开展招商选资,推进旅游产业协调全面发展。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南昆山上生态资源丰富,生长着许多特有的植物。观音菜、竹笋、紫背菜是远近闻名的传统美食。南昆山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云雾处,还生长着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南昆山毛茶的野生可可茶,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唯一自然生长不含咖啡碱的茶树品种。1981年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张宏达教授在编纂《中国植茶志》时将其收录其中,毛茶开始引起外界的注意。经过多年改良,南昆山毛茶已经进入市场,成为当地特色产品。
当前,龙门正积极探索“旅游+”“+旅游”发展模式,开发健康养生、红色文化、森林探险、工业农业观光等旅游新业态,高水平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南昆山将如何把这些当地特色产品融入其中,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据南昆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昆山以乡村振兴为支点,打造“林—茶—游”“林—食—游”旅游模式,全力撬动乡村旅游共建共享的新模式。其中,举行线上线下毛茶文化节、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南昆山毛茶),推进南昆山毛茶产业链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好毛茶、竹笋、马桗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形成“一村一品”“森林+旅游”发展模式,将南昆山特色产业做成创意经济,做强做大。
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今年4月,南昆山毛茶产业链标准化试点项目正式启动。据了解,南昆山毛茶标准化试点将按照“精、优、特”三字方针、“高品质、价格优、销售快”原则和“抓标准化、上规模、创品牌、建渠道”要求推进南昆山毛茶产业发展,按照标准化规范种植,做好产品包装、文化植入、市场营销和品牌保护等,扩大种植规模,拓宽南昆山毛茶产业富民利民新路子。
随着南昆山毛茶产业蓝图步步铺开,南昆山茶农看到了市场前景,但新制毛茶的入口苦涩感让不少茶客难以接受。为了优化毛茶饮用口感,当地一位茶农用“绿青改红”的方法,在保留南昆山毛茶原有品质的同时,消除了入口的苦涩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销售价格是普通毛茶的两倍。
这位茶农就是张伟辉,是南昆山毛茶种植销售专业户,种茶已有20多年。他说,接下来要继续做大做强南昆山毛茶产业,最大限度发挥南昆山毛茶的经济效益。目前,他已经和南昆山当地多户毛茶种植户达成协议,通过订单收购方式再扩大种植30亩南昆山毛茶。
毛茶产业是南昆山乡村旅游发展众多亮点中的一部分。南昆山还将发挥村企合作优势,大力培育爱树·南昆秘境、云侣堡、花溪雨等精品民宿。高标准规划设计,集中资源打造营地休闲、特色民宿、森林度假、文化旅游、农业观光特色主题示范村,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南昆山持续做好“旅游+”“+旅游”文章,文化旅游产业日趋兴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普文化旅游新业态。结合近年来南昆山上华南地区首个兰文化主题度假酒店——南昆山翠兰谷生态度假村及全国首个蜻蜓馆等特有资源,龙门县文广旅体部门、农业农村部门正与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开展紧密合作,计划将“兰花科普馆—蜻蜓馆—毛茶园—红色文化景观”连接起来,形成南昆山特有的科普、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全力打造南昆山旅游品牌新形象。
“研学+旅游”带旺餐饮业和民宿
位于南昆山花竹社区内的微自然拓展基地,每年暑假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小游客,来自全省各地的孩子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做着手工。“冼老师带我们一起做米饼、做竹碗,每节课都很有趣。”学生小卢说。
该基地创始人冼泽波是花竹社区土生土长的80后,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做导游。在导游工作中他发现,很多城市里的孩子对一些游乐景点兴趣并不大,反而对旅途过程中一些自然景观和自然知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让他想到了家乡南昆山深处的花竹,那里没有城市的繁华和喧闹,竹海森林、农田屋舍,有很多自然之趣。
2013年,他辞去工作,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到了家乡花竹,在这里开展微自然课堂研学活动。他将小时候在家乡玩耍的记忆进行了归纳和分类,结合自己从事导游工作的经验,将研学内容分为自然观察、自然手工、自然拓展三方面,设计了一系列项目和课程,让孩子深度拥抱大自然,健康快乐成长。
随着研学基地人气逐渐兴旺,冼泽波开始在麻榨等地建设新的基地,进一步带动当地发展。他希望未来能继续扩大规模,将微自然研学基地打造成更多学生的“第二课堂”,搭建一个让孩子深度接触大自然的平台。
在南昆山创办研学机构的还有自然教育者彭宇。去年,他与朋友来到中坪尾创办了“你好·南昆自然学校”。这是一间民宿型的自然学校,以“生活即教育,自然是学校”为宗旨,为城市家庭提供住宿和自然教育课程,让更多亲子家庭亲近自然。这一形式同样吸引了周边城市不少游客,每年寒暑假前来这里体验的家庭络绎不绝。
游客的到来,让原本只有16户人家的中坪尾村民小组热闹了起来。今年6月,南昆山中坪尾村民小组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也是惠州唯一入围的村庄。
据南昆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像这样的研学机构每年都能吸引数万人前来体验,“研学+旅游”逐渐成为当地一种新的旅游业态,不仅为当地带来丰富人流量,也带旺了周边的餐饮和民宿,成为南昆山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在研学旅游项目进驻之前,社区里很多农家乐生意都相对寡淡。社区里有了研学旅游项目后,为我们村(居)民带来了很多帮助和启发,农家乐热闹起来了,大家的干劲更足了。”南昆山生态旅游区花竹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廖房师满怀期待地说。
科学的设置和成熟的产业链条,造福了花竹社区的每家每户。据介绍,自从推广研学旅游发展项目以来,花竹社区居民通过提供餐饮、住宿、农副产品等,年收入已达到50000元。如今,花竹社区家家户户都建起了几层高的小洋房。
智库观察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龙门县全域旅游专家顾问吴志才:
大力发展创意经济 构建“三重山”格局
南昆山是龙门发展全域旅游的龙头,要从格局、体制、市场、民生4个方面同时发展创意经济。要跳出南昆山,形成小南昆、中南昆、大南昆“三重山”的格局,按照国家公园的体制一体化推进保护和发展。还要突破行政思维,把资源通过资本的集合,做好内部升级的文章。
可以用“四个高”来概括龙门旅游产业地位:一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二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内涵;三是高水平产业的重要抓手;四是城乡高融合的重要纽带。在未来,“景区、园区、社区、镇区”等“四区联动”“四区一体”,自下而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同时通过激活龙门山水,点亮龙门乡村,提升产旅融合,迈向全域康养,这些都是龙门全域旅游的路径。
文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门宣
图 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黄宇翔
来源:惠州日报 采用旨在分享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