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扫描二维码

风筝感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0 10: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过一篇小学生写的《放风筝》,孩子是天真烂漫的,所以,他的文章写得清丽无邪。让“孩子”飞得高、看得远,本是每一位作为长辈或者大人们应做的事,但真正让孩子像风筝一样生存着,其实又是人生的最大的不幸!
  风筝,五彩缤纷,就像握在手中的生命,只是被一根长长的线牵着、绊着,这根有形的线,牵扯着的是孩子有形而又无形的寄予。这时的孩子,就像操纵别人生命一样在放飞着自己的希望,孩子从此懂得了风向和手中的这根生命的重要。
  孩子迎风跑着,还要不时回头挣扎着飞上天去的风筝,孩子辛苦并快乐着,甚至还跌了几跤,孩子懂得了做好事不容易,有形的风筝其实与无形的机遇(大气的机遇)紧紧结合在一起。几起几落,汗水已挂满孩子的肌肤,风筝落了地的孩子一脸神情沮丧,风筝飞上天的孩子一派趾高气扬。生活本来就是这样,既要允许失败的成功者,也要允许成功的失败者,更多的是根本无法成功的失败者,他们只能牵扯根本无法放飞的风筝,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和距离中劳而无功。这就是人人常常看到的现象:放风筝的人多,但真正飞上无垠高空的又有几人?
  所以,我敢说,放风筝是残酷的,在残酷的现实中让孩子学会了挣扎。这是现实上的残酷,也是大人们的残酷!但又迫于无奈,人类自身的优胜劣汰又离不开残酷,这就是现实和大人们为什么要孩子学会放风筝的真正理由吗?我不敢肯定又无法否定,毕竟风筝本身是无辜的,又是无情的。
  风筝的无辜在于它的永远被人和自然操纵,尽管人们(包括那个写俄文的孩子)寄予了它非自然的灵性,但,如果人真如同风筝一般在他人操纵下生存,人,无疑是最悲哀的物件了!无情,是这个世界的竞争,没有竞争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社会,也许,这一点,吃够了“大锅饭”的人们是无法理解的。君不见,风筝好不容易挣扎着上了天,当它离开地面那一刻起,就不会存在安稳,一直是跌跌撞撞的;飞上天了,高处不胜寒,还要雾里看花,生怕哪股风刮来一个措手不及;在空中,风筝线拉扯得越长,断线的机率越高,断了线,谁人也回天乏术,救不了它的驾;一头栽下,谁知是落在树上还是落在高压电杆上,可别不小心跌在粪便坑里,那就大煞风景了。好多人的“风筝”,不正是这样尘埃落地吗!大文人金圣叹曾说:看人风筝断,不亦快哉!真不知金先生怎会如此欣赏风筝断线,而且不避幸灾乐祸之嫌,但细想个哲理,不正是如斯:此等被人牵着被风吹着总想向上爬的东西,活该如此,摔下来又何足惜?想到此,才知道古人为什么偏要把“钱”和“线”的读音写法挨得如此接近,难道说他们连这两件东西都分不清?我看未必,倒是我们现代人真有点“眼高手低”了,把所有的“权”、“钱”、“线”都掳入自己的怀中,将自己和他人的前途与命运当风筝在那里放,而没有把当信鸽看待,哪能不一不小心就栽跟斗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合作|大亚湾在线 ( 粤ICP备12059854号 )

GMT+8, 2024-11-10 17:53 , Processed in 0.06793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